“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李迪

哈尔滨华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25

摘要:“互联网+”理念自提出之日起,即在社会中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它不仅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方法带来了转变,而且推动了金融领域的创新性变革,同时,也对我国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就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结合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基于”分级-多元”策略的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No.SJGY20170218)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则需要采取更新的模式去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积极地探索“互联网+”和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互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有助于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

“互联网+”与财务管理专业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与搜索的重要工具,它同时也在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新动力。许多依附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经济产业,也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经济业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从经济背景、发展模式以及市场拓展方式等方面均与传统财务管理有着显著的区别,使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在财务往来以及日常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随着“互联网+”模式的逐渐发展,对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特别是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就要正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没有与“互联网+”思维融合、渗透。落后的教学思维,恰恰正是制约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因素。因此,只有更新教学思维,创新工作模式,才能够培养出与“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获得发展先机。

第二,没有将“互联网+”时代所影响的创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真正融入其中。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如果仅仅是掌握了简单的传统管理模式,那么将无法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二、“互联网+”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参照发达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最新模式研究,高等教育未来几年内将逐渐向职业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以职业作为导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需求。所以,应用型高校应该积极地培养专业的应用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为中小型企业进行相关的财务服务。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对校内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力争使学生毕业后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优良的实操能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若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就需要全面地对当前互联网新业态环境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发展方向,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

第一,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手段教学进行正确引导。互联网为财务管理手段带来了改革的发展要求,因此,应用型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进行掌握,而且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的管理手段,特别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的知识理论更新速度较快,在不断发展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接受新知识,顺应“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要求,“双师双能型”教师是现代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对教学水平与经验不断地提高,并在财务岗位工作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在教学工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立体的实践经验,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的了解和学习。

除此之外,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返聘一些时间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来提高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技能。

第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再强硬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弥补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高校在对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应用技能加强培养的同时,积极建立学生专属实践基地,通过模拟实践训练来为财务管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四,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风险防控的综合素养。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多元化经营等经济形态,其对当前市场的稳定性也带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对其风险意识进行针对性地强化,使其具备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协助切页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四、结束语

就高校而言,培养人才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方面,需要全面地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而且要为其提供充足的知识和理念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莹,陶元磊,李阿姣.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4,11:118-120+105.

[2]周远祺.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思考[J].会计师,2015,(13):67-68.

[3]黄艳艳.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101-102.

[4]秦元金.“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7,(5):112-113.

姓名:李迪,出生年月:1980-1-1,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在院校:哈尔滨华德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