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应用

魏林飞

笙贵州省盘县第七中学/魏林飞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1“学案”的编写原则1.1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像与创造的时间。

1.2创新性原则。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1.3指导性原则。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1.4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1.5探究性原则。“导学学案”编写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

1.6开放性原则。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

1.7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2“学案导学”的课堂操作模式“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2.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2.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2.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具体就政治学科而言:第一,课前预习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学生自学,课前教师首先把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了解学法,根据学案上所设计的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完成学案上相关内容。

第二,课堂学习研讨。首先,时事演讲。①组织时事演讲:找两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时事演讲,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准备点评。②学生点评:你觉得他们的演讲怎样?请点评。③教师点评。其次,检查预习。①根据分组,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同时教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学案中所出现的问题。②教师根据课前所设计的问题,进一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自学所存在的问题。③预习交流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发言。再次,疑难点拨。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检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要求,把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疑难分析。教师一般采取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一般不采取直接讲解,把结果告诉学生。能学生自己完成的,一定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课内练习巩固。训练检测学生对疑难问题掌握情况,因此所设计的问题要精,有针对性,在检测过程中要及时发出问题,给予矫正,做出讲评。

第三,课内拓展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经便检测自己本节课掌握的情况,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