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辩证施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辩证施护

朱芸

朱芸(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409-02

【摘要】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辩证施护经验,有效控制传染病。方法对36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隔离防护,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在辩证施护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一旦确认应立即给予积极的隔离防护,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同时配合有效到位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辩证施护

手足口病(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1]主要症状:潜伏期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2天至3天,类似感冒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很快在口腔颊粘膜、齿龈、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破溃形成小溃疡,状如口疮,有明显灼痛。1天至2天后,手足远端出现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圆形小水疱,数量达数个或数十个,呈离心性分布,不疼、不痒或有轻微痒症、皮损分布在手掌、足底、臀部、腋下等处,内有混浊液体,3天至5天后,液体吸收萎缩,干燥脱皮,愈合后不留痕迹。我科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36例手足口病患儿,经采取辩证施护措施取得满意疗效,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3岁以下23例,3-5岁12例,5岁以上1例,危重病例5例。

2辩证分析

手足口病属中医“时疫”和“温病”范畴。温病之邪,湿热邪气较重,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薰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2]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一系列外感症状;中期表现为疱疹显现以及身热持续、烦燥口渴等里热证候;后期表现为疱疹渐消、身热渐退、口唇干燥、纳差等一系列,属阴液耗伤及脾虚证候。因此,中医应根据手足口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辩证用药。

3护理

3.1一般护理

患儿应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日光暴晒,根据年龄给予合理饮食保证多饮温开水,营养供给;保持口腔清洁;注意皮肤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

3.2情志护理

患儿因口腔溃疡,同时存在手足部疱疹和发热,出现烦燥不安,家属会因此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恐慌等情况,我们应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手足口病是常见传染病之一,既可防更可治,使其减轻心理恐慌。给患儿创造安静的环境,避免哭闹,配合治疗。多数患儿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倍加溺爱,所以更要耐心,向患儿家长交待病情,耐心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帮助患儿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

3.3病情观察

3.3.1病房隔离将患儿安排在同一病室,重症患儿单独隔离治疗,要有明显隔离标识,避免探视、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其病毒对紫外线、干燥敏感,因此,病室空气保持相对干燥,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3.3.2用物与消毒严格做好床边隔离,每一位患儿使用固定的体温计,非一次性仪器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拖2次;病室的床头柜、床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菌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粪便处理可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处理30分钟再倒入厕所。患儿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面色、神志、瞳孔、心率的变化,及时准确记录。密切观察患儿口腔、手足疱疹情况,注意体温变化,体温越高,表示病情越长和越重。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可辅以降温贴敷贴额头及腹腔沟等处,利于降温。如患儿持续发热,心率大于140次/分,伴有头痛、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呕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等,应警惕脑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3]有无出现面色苍灰、大汗淋漓、呼吸减慢或不规则、呻吟、口唇发绀等并发脑水肿的症状。若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准备抢救。防止发生并发症,有脱水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失衡。

3.4口腔护理

患儿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每天可用吸管吸0.9%N·S漱口或用2%S·B棉球轻轻擦试,拭去坏死组织,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以促进溃疡愈合。避免用刺激性、腐蚀性溶液漱口,口唇溃疡用红霉素软膏涂抹,以防止污染并软化结痂、减轻疼痛。督促家长给患儿穿柔软宽松衣裤,每日用温水洗澡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3.5饮食护理

嘱家长给患儿进食牛奶、鸡蛋汤、鱼粥等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清淡饮食。多饮水,治疗期间忌食鸡、鸭血等腥发物及辛辣、油炸、肥腻之品,如虾、蟹、油条、牛油等。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不宜过咸。保持营养均衡。每次进食前后,喂患儿饮少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促进创面愈合。

3.6服中药护理

中药方《银翘散加减治疗》方剂:连翘9g、金银花9g、桔梗9g、薄荷9g、竹叶4g、淡豆豉6g、牛蒡子9g、生甘草6g、升麻6g、葛根10g、蝉蜕3g,加减先浸泡20-30min,用自动煎药机煎取浓缩液50-100ml分装入袋中,再根据患儿的年龄及公斤体重选择药量温服。药量要达到治疗量,一般选择饭前1小时服用,减少呕吐发生,服药后可喂少量糖水,改善味觉刺激,减轻患儿服中药的恐惧感。

4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一旦传染均可导致皮肤粘膜损害。[4]托幼机构是本病的流行场所。因此,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在疾病高发期,家长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良好卫生习惯。家长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同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尽可能减少手足口病的危害。

5小结

手足口病(HFMD)又称手足口综合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祖国医学认为,手足口病的发生以舌染时邪为主,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内浸生湿生热,向外发干肌表,故见手、足、口部疱疹。在口腔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疼痛和散在不等的疱疹性溃疡,在皮肤表现为手掌、足底及臀部散在的实性红色斑丘疹和小水疱。手足口病毒感染疾病,其中以柯萨奇病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在全球已流行多年,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所以我们要科学看待疫情形势,既不盲目恐慌,也不盲目乐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掌握隔离防护及护理要点,控制疫情的扩散,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刘湘云.现代临床病毒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4.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霍淑芳,严超,王菊芬.小儿手足口病60例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65.

[4]王利,张郑响.健康教育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效果的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