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刍议肖凤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刍议肖凤明

肖凤明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市九台区供电公司吉林长春130500)

摘要:电力计量工作是电力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向客户的主要窗口,是沟通企业与电能用户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所以,电能计量水平的高低、标准与否是该电力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由此可见电力计量工作对于电力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电力供电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而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要求电力计量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都要标准化,这样才能落实对电力标准化控制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深化实施,电力供电企业逐步向市场化、经济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手段、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激烈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供电企业的发展需求。就目前我国电力供电企业电力计量发展现状来看,整个计量装置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其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未来工作中对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

1.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1电阻太大产生计量误差。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中性线电阻太大产生的计量误差。有些计量点虽然采用了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计量,但因某种原因中性线断开或施工时不注意,使中线电阻和接触电阻过大,也会造成计量误差。

1.2电流互感器使用不当。很多计量点普遍存在着CT变比大造成计量误差大的问题,这除一部分是选择不合理外,主要是因为配变负荷率低而造成的。同时CT外接负载重。

1.3计量装置安装不合格。由于计量装置安装缺乏统一标准,施工管理不当,不注意对工艺的要求,造成了计量不准确。有些计量点施工时不重视工艺,电度表倾斜度过大,其相对误差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率时,此误差显得尤为突出。

1.4环境温度改变后,电度表的制动磁通,电流、电压的工作磁通及其相位角都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温度附加误差。所以,冬季常常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产生了较大的负误差。

1.5计量点综合误差。目前,电力部门只校验电度表的误差,对互感器的误差考核还不注重。当电能计量设备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考虑综合误差,对测量结果进行更正。

2.提升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必须突出以人为本,营造全员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氛围

低压配电设施是电力企业为广大居民客户提供电力保障的重点要害生产部位,关系到客户能否安全可靠用电,也关系到电力企业资产及职工安全等,必须引起各级管理部门及运行维修人员高度重视。当前从事低压配电维修人员,大部分是从社区移交来的人员,对推行标准化管理认识不深、缺乏应有的重视。针对此情况,要加大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化工作对低压配电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配电维修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学习标准化操作、狠反习惯性违章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活动,强化职工的标准化意识,使标准化深入人心。

2.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标准管理体系

要结合对标、追标、创标活动,建立完善配电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详细完善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做到制度完善、监督有力、考核严格。本着“安全可靠、简便操作、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全面推进、积极实施、逐步改善”的工作方法,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使一切生产和施工工作都向标准看齐,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2.3强化标准、制度的落实,提高执行力

围绕诚信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标准、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卓越绩效”标准的宣贯,加强生产、施工、改造全过程管理。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和现场标准化作业程序管理,强化作业流程中各类危险因素的辨识,堵塞作业现场管理漏洞,整改现场作业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实行低压现场作业标准指导卡制度。现场作业须填写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或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要明确规定作业范围、工作流程、工作负责人和审批人等事项,严格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内容规定进行施工作业,逐项确认现场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每个步骤、环节应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4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推进精细管理,逐步实现配电设施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

要进一步强化管理,重点在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只有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去调整改造电网,加快电网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电网安全优质供电能力,促进节电降损增效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预防在先、轻重缓急、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强隐患治理,逐步对社区架空线全部入地及居民住宅配电设施实施更新改造,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经营动态实时把握、快速反应,升级完善用电管理MIS系统,将其功能拓展到广大居民客户,为加强用电经营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实现经营管理的优质高效,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结合社区配电系统实际,不断在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安全物态四个方面向更高的层面发展,使安全质量标准化更加规范化。

3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

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离不开技术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计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电力计量设备产品不断研发和升级,整个电力系统逐步实现电力计量一体化技术。但是,国内和国外的电力计量技术的差距也很明显,国内电力计量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还需要继续提高,从产品研发到产品推广到用户普遍使用,这需要很长的过程。标准化的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工作加上先进的电力计量技术,能够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转。但是在现实的生产和应用中,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和社会的步伐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已迫在眉睫。提高设备的用电效率是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的一部分,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变电站、供电系统以及电力客户终端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根据数据以节能技术提高使用效率。

电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快速提升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研制出新的电力计量产品,提高设备计量的准确性,生产能在任何环境下工作的电力计量新型设备,逐步完善和改进产品设备的功能,提高设备产品的性能和精确度;开发具有开放性较好通信模块的电力计量产品,实现电力计量管理信息化控制,进一步达到标准化管理;研究能快速准确分析参数的电力计量产品,准确判断,根据实际的环境能自动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分析和诊断企业设备的故障,科学研究电力计量设备中的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强化自动化功能的研制和创新,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安全性和产品质量;及时迈入国际步伐,尽快普及自动化技术,达到标准化管理。

4结论

电力系统是保障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对电力生产、电力供应和电力结算进行量化管理是保证电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前提。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计量是进行电力供需结算和电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计算手段,但是由于电力系统尚缺乏有效的系统标准,其标准化管理的真正实现还有待提高,本文从分析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入手,重点阐述了电力结算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

[2]张洋.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管理科学,2016(6).

[2]胡嘉.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分析[J].财经与管理,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