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高危因素相关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高危因素相关性探讨

汪娓李芹(通讯作者)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30)

【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找寻有效的防治方案。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为实验组,以同期来院治疗的45例慢性肾衰竭无心力衰竭的患者为对照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含量异常、血透不规律、高钾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均为影响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高危因素。讨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控制患者的血压,注意纠正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控制炎症反应,规律化进行血液透析。对高危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控制,降低肾衰竭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160-01

前言

慢性肾衰竭是综合因素导致了肾脏的实质性损伤,肾脏萎缩无法正常滤过血液,表现出了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全身系统性功能损伤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会并发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了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旨在对高危风险进行控制,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几率。以下是研究情况。

1.研究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为实验组,以同期来院治疗的45例慢性肾衰竭无心力衰竭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有男患25例,女患20例,年龄23~75岁,平均(59.21±5.62)岁。对照组有男患23例,女患22例,年龄24~75岁,平均(59.18±6.73)岁。两组患者的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本次的研究对象经临床判断,均符合国际上对慢性肾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实验组均是由慢性肾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

1.2研究方法

借助我院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含量、血钾含量和钙磷水平进行检测。利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含量。

1.3统计学方法

把生化指标采集的数据导入到Epidata3.10和SPSS18.0统计学分析软件,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高危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的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年龄、高钾血症、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异常、血透不规律、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钙含量、磷含量的异常是慢性肾衰竭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见表1。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几率较高,且老年患者占将近二分之一的比例。老年肾衰竭患者往往血压偏高,心肌耗氧量需求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导致并发心力衰竭。血透的不规律,血液无法正常滤过导致浓度增加,患者出现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碱紊乱的可能性增加。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水钠潴留也是心脏衰竭的诱发因素之一。CRP是机体内炎症反应的指标,其含量异常指示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结合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数据的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C反应蛋白含量异常、血透不规律、高钾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均为影响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高危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控制患者的血压,注意纠正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控制炎症反应,规律化进行血液透析。对高危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控制,降低肾衰竭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蒋慧.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3):24-28.

[2]张慧松,陈旭坤,毛欢欢,等.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0):2305-2307.

[3]胡明亮,王丽,钟馨,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048-1050.

[4]苏倩.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29-130.

[5]兰艳敏.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猝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4):3323-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