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北川县2009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绵阳市北川县2009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陈华刘平周云黄铮铮郭怡文艳刘琼珍

陈华刘平周云黄铮铮郭怡文艳刘琼珍武红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R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423-02

【摘要】目的了解北川县地震后鼠的种类和密度,为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绵阳市北川县地震后三年病媒生物消长趋势研究实施方案》,选取安昌镇、擂鼓镇(板房区)和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设置监测点,以夹夜法调查鼠的种类和密度。结果本次调查发现北川县有鼠形动物2目2科2属2种,为四川短尾鼩和小家鼠。结论初步了解北川县地震后鼠存在的现状,为今后鼠的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地震遗址鼠情监测种类

【Abstract】ObectjveTolearnrodentspeciesanditsdensityinBeichuancountyaftertheearthquake,andtoprovidetheevidence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vector-bornediseases.MethodsThesurveillancesitesweresetupaccordingtothesurveillanceprojectofthevectorinthewholecountryandthethreeyearssurveillanceplaninBeichuancountyafterearthquake.Anchangtown,LeigutownandBeichuanoldtownhadbeenselectedasmonitoringpoints.Therodentspeciesanditsdensitywereinvestigatedbythemethodsofnighttrappingmethod.ResultsTherewere2species,2genus,2familiesand2ordersrat-shapeanimalsinBeichuancounty,theywereShort-tailedshrewandMusmusculus.ConclusionPreliminaryunderstandingtheexistenceofrodentinBeichuancountyaftertheearthquake,andlay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foundationforthefuture.

【Keywords】EarthquakeareaRodentsurveillanceSpecies

绵阳市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自然和社会环境均适宜病媒生物的侵入、生长和繁殖。5.12地震后北川县生态及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原有的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很可能受影响而变化。从2008年监测(目测法)情况看,病媒生物消长变化大,特别是原北川老县城城区病媒生物的变化更趋明显。由于条件有限,所采用的目测法尚不能准确反映当时病媒生物的种类等动态变化,这对北川灾后重建、及确保灾后三年无大疫是不利的。2009年我中心按《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1]和《绵阳市北川县地震后三年病媒生物消长趋势研究实施方案》,在北川地震灾区(含老县城遗址)对鼠情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基本掌握了鼠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该项监测为北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预测预警,也为该地区疾病控制和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点的选择

北川县选择的监测点为安昌镇、擂鼓镇选择居住区(板房)室外为观测点。老县城(县城遗址)选择北川大酒店、茶厂、文化馆遗址为观测点。根据鼠的生活习性、活动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环境选择调查场所[2]。

1.2调查方法

采用夹夜法[3],3-9月,每月监测1次。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12cm×6.5cm),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每5m布夹1只,每个监测点布放100只鼠夹,晚放晨收。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并同时记录捕鼠地点、性别、体重(精确到0.1g)和头体长。

2结果

6个月时间的监测,共放置鼠夹1800个,其中有效夹数为1520,有效夹率为84.4%。10月份在北川老县城捕获雌性四川短尾鼩1只。在安昌镇捕获雌性小家鼠1只。

3讨论与分析

此次调查,在环境类型上,我们选取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安昌镇居民区和擂鼓镇板房区,只捕获了2只鼠形动物,为四川短尾鼩和小家鼠。四川短尾鼩为四川省近10年来野外优势鼠种[4-6]。此次监测的捕获率极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1)鼠夹太小,弹跳阀门不灵敏,有鼠类活动时并未跳闸;(2)北川老县城生存着大量的流浪猫狗以及蟾蜍等动物,偷食诱饵破坏鼠夹;(3)诱饵选择因素,由于采用同一种诱饵,各类环境中生存鼠未必对所选诱饵感兴趣而上夹进食;(4)鼠类天性警觉,12小时未必能成功引诱上夹;(5)地震使鼠类生存环境被破坏、食物短缺等多种原因使得鼠类本身密度减小。

本次监测摸清了捕获率低的可能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鼠的本底资料和标本。在以后的监测中,我们将改用卤肉或熟牛肉作为诱饵,控制野猫、野狗的数量,同时采用粉剂法和夹夜法两种方法进行监测[7],进一步探明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鼠的种类和密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扩大监测范围和内容,对鼠的孳生地、抗药性和有关病媒传染病(包括其他疾病)进行监测,为更加科学、规范、合理进行病媒生物控制,降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风险提供相关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2004.

[2]杨雏芳,徐燕,褚宏亮,等.2002-2007年江苏省主要病媒生物密度与构成情况分[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5):432-435.

[3]消毒杀虫灭鼠手册编写组.消毒杀虫灭鼠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26-229.

[4]谭学筠,文学,石国生,等.丰都县1997-1999年鼠情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杂志,2000,7:275.

[5]蒋凡,徐翔,罗林明,等.四川短尾鼩生物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449-452.

[6]张天胜,闫志雄,罗刚.2002-2006年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7,23:683-685.

[7]何益新,何建刚,唐继海,等.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市灾后鼠密度监测及带毒(菌)情况调查[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5):342-344.

[8]张云玲,周丽娟,成凤.绥芬河市鼠情监测调查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15(2):95.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090246),绵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09S002)阳,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