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

刘艳红张媛

刘艳红张媛(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298-02

在骨科人体全身活动的关节均可进行人工置换,但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常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股骨颈粉碎性骨折,髋关节僵硬等病人[1]。笔者所在科室自2009年月至2011年12月对2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达到预期手术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71~92岁,病程1个月至5年,有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2护理

2.1术前护理做好各项检查,如髋部、胸部X线检查,化验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如心、肝、肺、肾及手术耐受力检查,老年患者一定要查血糖及电解质。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纠正营养不良,多吃高蛋白、大量维生素饮食。

2.1.1心理护理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举出实例介绍一些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使患者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预防术后感染(1)术前2~3天使用抗感染药物;(2)常规备皮,应注意全身皮肤及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术前2~3天应反复多次洗刷,手术当日备皮,剃除会阴部及髋部以外15cm范围的毛发。

2.1.3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术前行留置导尿。

2.1.4术前30分钟遵医嘱肌注阿托品0.5mg,并备血。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搬动应平稳,应将患侧髋部整个托起,防止患侧内收、扭转,保持外展位,以防止脱位。

2.2.2卧硬板床,并去枕平卧6小时。

2.2.3妥善安置好各管道(氧气管、导尿管、引流管、输液管)并保持各管道之通畅。

2.2.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注意尿量的变化。

2.2.5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伤口引流量,同时注意引流通畅(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床旁30~45cm以上),根据引流量的情况第2天可拔管。

2.2.6体位患肢保持外展30度的中立位,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两大腿间放软枕,以保持有效牵引和髋关节功能位。

2.2.7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肢血运障碍,感觉功能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2.8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便秘,肺部感染,肺不张,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褥疮,伤口感染,关节松动,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应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两腿之间置梯形软枕,患足穿防旋鞋固定,避免不恰当的搬动,防止患肢内收,旋转及过度屈髋[2]。另外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和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纠正营养不良,注意饮食调配,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吸氧,必要时进行超声雾化。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硅胶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翻身时注意尿液逆流,会阴部每日2次用0.2%碘伏抹洗;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

2.2.9加强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3]。术后1日可做深呼吸,并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活动,术后2~3日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指导患者运动足趾,做屈伸活动,术后第3~6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和步行训练。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如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习强度和活动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2周可坐起,4周可扶拐下地活动,但不可负重及远距离走动,髋部摆动不可过大。

3讨论

通过2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总结出术前应制订出周密的护理计划,术后应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多进富含钙质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在进行活动时避免增加关节负荷量,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站或坐、长途旅行、跑步等。另外洗澡时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若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做好健康宣教及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加强功能锻炼,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胥少汀.实用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315-1316

[2]李琳,吕春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09,25(6):106

[3]杜克,骨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9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