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谈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体会

闫晓钰

闫晓钰(甘肃省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教研室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知识点众多、涉及范围广,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特色,以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药理学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43-02

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对理论和动手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的的专业。我校的护理专业是特色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是精心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面向城乡、社区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适应岗位群需要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护理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准确,学生就业情况好,用人单位也普遍给予好评,通过就业情况统计,近几年来,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乡镇、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这一现象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在发生转变,护理的对象由病人扩大到亚健康人群甚至健康人群。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临床护理任务,而且要完成初级卫生保健、用药咨询、健康教育的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药理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相关技能。如何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学好《药理学》这门课程,同时如何对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现浅谈一些体会。

1.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增强实用性

通过《药理学》的学习希望护理专业学生要达到岗位能力目标是:具有观察、分析药物疗效,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的能力;具有正确配伍、安全用药及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具有正确执行处方、医嘱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能力;具有初步的用药咨询和宣教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获取用药知识的能力。《药理学》做为一门桥染学科,涉及范围广、知识点众多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如果能弱化知识点的系统性,而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增强实用性,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增加课堂师生互动、学情反馈的时间,增强教学效果。

2.以“必需、够用”为度,改革教学内容

2.1理论教学内容的选取

理论教学以专业工作岗位需求的内容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如仍然选取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类药物等药物进行重点讲述;同时根据临床用药的变化和药物的不断更新,适时增加药物新类别、新药及老药新用途,如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讲授时增加“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作用、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等新用途;又因为考虑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加强非处方药物和复方制剂的学习,如引导学生课后到药店或我校附属医院药房主动查阅非处方药,尤其是复方制剂,如北京降压0号、康必得、感康等应用较为普遍的药物。注重培养指导合理用药的能力,使得课堂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不至于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2.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往的《药理学》实验教学都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多进行的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只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在教师指导下按既定实验步骤验证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实验动物或者操作原因,个别实验小组无法看到实验现象,使得实验教学不能达到目标要求。因此,从降低实验耗材和增强教学效果出发,对原有的验证性实验进行了删减,仅保留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同时效果好的实验,如我国农村妇女口服有机磷农药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故保留了操作实验《有机磷农药的中毒与解救》;增加了一些相关实验视频,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镇静催眠药实验》等;同时充分利用我校机能实验室的VBL-100模拟实验系统,使学生更直观、更独立地完成实验.让学生实验过程中结合视频、操作,看与做同步进行,溶教、学、做为一体,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

3.以学生为本,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主要思路。

打破单一使用纸质教材的模式,通过利用课本、教学辅导、多媒体系统、习题库、网络资源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采用启发、设想等方法,穿插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情境创设等教学手段,例如在“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教学时,可以先举出一个中年女性患者肌注青霉素时发生过敏的病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使用青霉素时皮试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如何防治?”,然后创设一个治疗室的环境,学生扮演护士,让学生以诊疗顺序从“询问过敏史-用药-出现过敏-如何解救”为线索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以法律、法规为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做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严谨、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安全用药意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用药监护职责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教师一方面要鼓励、督促学生学习医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把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待人处事态度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为今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韦翠萍.PBL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5:77~78

[2]刘亚敏,左艇.浅谈药理学教学中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281~282

[3]高丽华,胡洁,周桂萍.临床护理带教中增强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