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唐家英张玲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输血科266036

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输血检验中,采取凝聚胺技术后,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盐水法检验。观察组采取凝聚胺技术检测。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在抗体检验中,观察组的血液标本中显示:抗-D、抗-C、抗-c均为较强凝聚。抗-E、抗-e为强凝聚。对照组的血液标本显示:抗-D、抗-C、抗-E、抗-e均无凝聚。p<0.05,其次,观察组的检出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使用凝聚胺技术后,10秒内有21例非特异性消失,占52.5%,20秒内有19例非特异性消失,占47.5%。但是,3分钟后,特异性凝聚均未消失。结论:在输血检验中,采取凝聚胺技术后,比盐水检验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更高。同时,该检测方法操作方便,可以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输血;检验;凝聚胺技术;临床价值;分析

近年来,输血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针对出血类疾病治疗中,给予输血治疗后,能够保证血液循环处于稳定状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在输血治疗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1]。在以往的检测中,主要应用盐水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新的检测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输血检验中,采取凝聚胺技术后,产生的临床价值。对在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在10岁到65岁之间。两组检查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在研究前,患者均接受了健康检查。排除标准:意识模糊、患有精神病、没有签订知情同意书的。

1.2方法

所有患者第二天晨起保持空腹,抽取两份静脉血液样本。对照组采取盐水法检验。观察组采取凝聚胺技术检测。具体步骤为:第一,选取1号、2号两只试管。给1号试管中加入两滴受血者的血清,1滴献血者的细胞悬液,浓度在3%-5%,摇匀。同样,给2号试管中加入2滴受血者的血清,1滴献血者的细胞悬液,浓度在3%-5%。根据相关操作规范,由专业人员严格操作,进行输血检验,做好记录[2]。

1.3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在抗体检验中,观察组的血液标本中显示:抗-D、抗-C、抗-c均为较强凝聚。抗-E、抗-e为强凝聚。对照组的血液标本显示:抗-D、抗-C、抗-E、抗-e均无凝聚。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观察组的检出率为32.5%,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使用凝聚胺技术后,10秒内有21例非特异性消失,占52.5%,20秒内有19例非特异性消失,占47.5%。但是,3分钟后,特异性凝聚均未消失。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检出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阳性阴性

观察组4013(32.5)27(67.5)

对照组403(7.5)37(92.5)

X2——8.379.26

P——<0.05<0.05

3讨论

当前,由于输血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因此受到了医院的重视,并且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上。然而,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对抗原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鉴于此,在输血治疗前,有必要进行检验。早期临床输血检验中,以盐水法为主。该检验方法虽然操作方便,但是降低了检验的灵敏度,经常出现遗漏的现象,导致输血中出现不良事件。所以,必须探索出一种新的输血方法,以此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了新的技术,即凝聚胺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其作用表现在:凝聚胺本身携带正电荷,可以与负电荷中和,降低表面电位[4]。同时,在与红细胞相遇后,产生了非特异性凝聚关系,对红细胞悬液造成了冲击,最终减少了其细胞表面的电荷。根据上面的特性,采用凝聚胺技术后,可以检测出红细胞表面是否有对应抗原。本组结果显示,抗-D、抗-C、抗-E、抗-e均无凝聚。p<0.05,其次,观察组的检出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在输血检验中,采取盐水法后,灵敏度比较低。其次,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检出率更高,具有更好的灵敏度。除此之外,给予凝聚胺技术后,延长了特异性凝聚现象的时间,比盐水检验具有更大的优势。虽然盐水检验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是只有抗原致敏后才可以凝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5]。研究发现,采用凝聚胺技术后,在溶解的过程中产生了正电荷,并与红细胞中的负电荷中和,最终延长了特异性凝聚的持续时间。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综上所述,在输血检验中,采取凝聚胺技术后,比盐水检验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更高。同时,该检测方法操作方便,可以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付俊玲.凝聚胺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6):117-118.

[2]梁业玲.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5(09):1313-1314.

[3]王波.凝聚胺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0(69):171+174.

[4]李月琴.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3(05):182.

[5]孔秀红.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0(0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