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症肺炎患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析重症肺炎患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

于连萍

勃利县人民医院1545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与胃食管反流(GER)的相关性。方法用24h动态pH记录仪对重症肺炎患儿30例和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进行食管pH监测,记录反流发生次数、反流超过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pH<4总时间、反流指数及病理性反流发生次数,并作分析对比。结果重症肺炎患儿组反流发生次数、反流超过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pH<4总时间、反流指数,均高于健康儿童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性反流发生率为53.3%,高于对照组13.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GER)。

关键词:重症肺炎;胃食管反流;临床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betweenseverepneumoniaand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inchildren.MethodsTheesophagealpHof30childrenwithseverepneumoniaand30healthychildren(controlgroup)weremonitoredby24-hourdynamicpHrecorder.Theoccurrencetimesofreflux,refluxtimesexceeding5minutes,longestrefluxduration,totaltimeofesophagealpH<4,refluxindexandpathologicalrefluxtimeswererecordedandcompared.ResultsTheincidenceofreflux,refluxmorethan5minutes,longestrefluxduration,totaltimeofesophagealpH<4andrefluxindexinseverepneumonia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healthychildrengroup(P<0.05),andtheincidenceofpathologicalrefluxwas53.3%,13.7%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Childrenwithseverepneumoniaaremoreproneto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

[keywords]severepneumonia;gastroesophagealreflux;clinicalobservation

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1]。近年来GER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发生及危害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探讨其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措施成为儿科学的重要课题。24h食管pH监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可重复性,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胃食管反流(GER)的“金标准”[2]。为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和GER的相互因果关系,本研究对3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30例实行24h食管pH监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重度肺炎诊断标准为[3]①婴幼儿:腋温>38.5℃,RR>7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紫绀,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拒食;②年长儿:腋温>38.5℃,RR>5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鼻扇,紫绀,呼吸呻吟,有脱水征。

1.2入选标准①受试者检查前3天未服用任何抑酸剂和胃肠动力药物;①无全身其他系统性原发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及腹部手术史。

1.3排除标准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解剖异常及免疫缺陷患儿。

1.4一般资料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科住院的30例确诊为重症肺炎的儿童(重症肺炎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15个月,平均(6.7±3.2)个月。对照组为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无咳喘、吐泻、发热等临床表现,男15例,女15例,年龄2-19个月,平均(7.3±3.5)个月,与重症肺炎儿童相比,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5方法采用便携式24h食管pH值自动监测仪,应用双头单晶锑导管(外径为2.3mm)记录食管内pH值,导管前端由2个相距5cm的pH电极组成,在每次操作前后均在pH1.0和7.0的缓冲液中校正;于患儿喂养前空腹时,将外置参考电极置于患儿左前胸,连接时用导电膏使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再将微电极经口腔送入胃内,应用pH梯度法确定食道下端扩约肌(LES)的位置,将电极置于LES上缘2-3cm处固定,连接导管与记录仪并开始监测。监测期间记录进餐(喂奶)、体位改变、呕吐等起止时间,监测结束后将记录仪与计算机相连,输入数据,采用胃食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1.6监测指标(1)各项酸性胃食管反流指标①反流发生次数;②反流超过5min次数;③最长反流持续时间;④食管pH<4总时间;⑤反流指数:即食管pH<4占总监测时间百分率。(2)通过软件系统分析并得出Johnson-DeMeester计分值。DeMeester记分≥14.72为病理性GER。

1.7统计分析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表示,两组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用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组反流发生次数、反流超过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pH<4总时间、反流指数,均高于健康儿童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性反流发生率为53.3%,高于对照组13.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与GER关系密切,本文以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GER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研究重症肺炎和GER是否也存在因果关系,探索小儿重症肺炎对GER影响。结果显示,肺炎组新生儿反流发生的次数、反流超过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pH<4总时间、反流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a<0.05),Johnson-DeMeester计分显示肺炎组病理性GER发生率为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0.0%(P<0.05),说明重症肺炎患儿易发生反流,且反流程度较重,证实GER肺炎也可能是儿童重症肺炎的后果,两者互为因果。

重症肺炎患儿更易发生GER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下端食管括约肌(LES)发育不全,易松弛,导致反流。LES为防止GER的最重要屏障,起主导作用。小儿GER发生与下端食管括约肌(LES)发育不成熟、张力低等生理解剖特点有关;Newell等[4]发现LES的压力和长度与出生后日龄呈正相关。也与儿童基础胃酸生成偏低、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不足等易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胃肠功能特点有关。重症肺炎患儿因为病原体及毒素、炎性反应介质等的刺激和呼吸道病变造成缺氧、酸中毒等可致胃肠系统血管收缩,引起循环障碍,而致胃肠功能混乱,造成GER甚至更严重胃肠道反应。另外,重症肺炎患儿因为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破坏胃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从而破坏胃肠道的生物屏障能,造成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引起胃肠功能障碍,也是重症肺炎患儿更易发生GER的人为因素。

本文表明,重症肺炎患儿更易发生GER,而GER又可引起肺炎的加重。通过对重症肺炎患儿的24小时pH监测确定有无反流及其反流类型,不仅提高病理性GER的诊断率,而且有助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为确定不同临床类型反流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根据。

参考文献:

[1]陈小友,江米足,王才富,等.婴幼儿胃食管反流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9):708-710.

[2]王维林.胃食管双pH24h动态监测小儿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5):B2671.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3-90.

[4]Newel1Sj,BoothIwMM.Gastro-oesophagealrefluxinpreterminfants[J].Archivesofdiseaseinchildhood.1989,64(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