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业余党校理论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3

论高职院校业余党校理论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庄雷

庄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业余党校的理论教育功能,是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在日常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职院校党建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业余党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发展中高职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业余党校的理论教育功能,增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笔者认为是高职院校党建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业余党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中央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们这里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党的立党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在日常的理论教育中,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与大众需求、关切、困惑相联系,通过理论的学习与传播,自觉转化为大众运用其基本原理分析、甄别问题的有力依据,成为能帮助人民大众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以人民大众喜爱的方式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真正让科学理论逐步内化为自觉指导实践的精神动力。

高职院校业余党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校;是传授党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骨干、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业余党校作为教育培训青年骨干的重要阵地,其根本任务是在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指导实践,逐步内化为青年学生自我培育坚定信仰的有效途径,这一特殊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在努力充分发挥“阵地”和“熔炉”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业余党校的理论教育功能,适应形势需要,与时俱进抓好业余党校教育对于学校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出业余党校教育功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依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期间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培育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对于广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而言,除必须努力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只有如此,才能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以及知荣明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从其现实情况看,单纯地只依靠日常性的理论教育形式,是难于完成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构筑强大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与国家的要求,以及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的要求相比,无不显得思路狭隘。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突出高校业余党校对于青年中的精英分子进行更加深入的教育,便成为了理论教育者的又一选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曾撰文(《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青年发展,青年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发展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青年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诸多方面。青年要实现这种全面的发展,必须要有物质的支撑、精神的支撑和社会的支撑。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历来是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中的精英分子,身处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低,关系到青年发展的方向、关系到青年素质的整体提升、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后继有人。在此意义上讲通过突出业余党校理论教育功能的发挥,不断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础上,对有志青年——入党的积极分子(精英分子)通过参加业余党校的培训,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以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为指导,重点从进行培育青年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的“四信”入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树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自我养成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学生中树立引领的典范。从而,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从而使其能够认真地、自觉地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早日符合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现自我价值有机的结合,实现自己加入党组织的迫切愿望,真正意义上指导完成了大学期间“做人”的升华;另一方面,在自觉接受教育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三、高职院校业余党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同志2009年在中央党校秋季进修班开学典礼讲话指出:“要切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把搞好党员学习作为完善党的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为在高校,真正选拔、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事业的接班人,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精英分子)吸纳进业余党校学习、培养,通过在业余党校的较为系统的学习,并付之具体的实践环节,逐步培养其成为真信马列,有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员。

1、加强领导,规范发展。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强化阵地意识,紧紧围绕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党校姓党”的政治意识教育,为党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思想保证。从业余党校的建设入手,建章立制,规范教学内容和环节,增强党员意识、党校意识、党风意识、党性意识,模范地履行党校育人的神圣职责。从入党积极分子的选培入手,严肃认真,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以确保通过党校的学习、培训及考核,保证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入党,促进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发展,才能把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充实到党的队伍中来。

2、提高认识,核心谋划。从讲政治的高度,核心谋划,确立业余党校理论教育的功能定位与核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业余党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才优势,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和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实践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把高校业余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重要基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创新,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培养过程中,凝聚人心,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自觉把自己锻炼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发挥教学平台的优势,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业余党校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党校教育工作的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有政治诉求的精英分子进行理论的升华教育、内化教育,逐步引导形成自我要求;加强业余党校培训教材的建设,使之更加适合于学生的特点和思维方式,把体系完整的理论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喜于领会、通俗易懂、运用得宜的大众化读本,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又有能相得益彰的实践指导。

3、建设平台加强交流,增强教育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在宣传形式和载体上也需要多样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是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灌输的多样化,创新灌输方法,增强灌输效果,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过渡,多管齐下,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当今的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人类早已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虽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然而正确的开发与利用,让科技为人服务,并产生巨大的能动效率。当今高校网络的开放性、信息传递的快捷已经成为了广大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QQ聊天,手机飞信,校园网等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活跃的交流平台。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保障理论教育延续性,业余党校应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有效地利用科学的手段,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主旋律,增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增加网络的互动性,开展开放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如:通过开设“学习动态”、“理论辅导”、“文章点评”、“专家在线”、“师生对话”等栏目,就关注的问题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引导自觉运用理论教育功能的拓展,学会分析问题、判研问题,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立场,真正帮助青年学生,特别是其精英分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坚固理论。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才会变的有生命力,才具有可操作性。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其业余党校教育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而社会实践则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业余党校在选拔、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后期管理中,要通过引导他们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内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提高自我的目的,引导他们更进一步地发挥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凸现业余党校的教育功能与社会实践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躬行实践,知行结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之,智者千里,使于足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与演进将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业余党校教育中,耕耘出一块新的沃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2007-(1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2004年8月26日).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进修班开学典礼讲话(全文)(2009年11月12日)

[4]佘红艳.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J].学理论(下),2009,(12).

[5]陆士桢.从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6]林文伟.加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