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方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方式探讨

唐英

唐英(广西兴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41300)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076-02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方式,为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3月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颅骨钻孔引流术组与微创穿刺硬通道引流术组,每组各28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引流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微创穿刺术引流组患者要明显少于颅骨钻孔引流术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并发症以积气积液最为多见。结论微创穿刺硬通道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直达血肿部位、对患者脏器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硬通道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是指患者在颅内出血后血液在硬脑膜下腔发生淤积现象达3个星期以上出现症状[1,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颅内压升高。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手术进行治疗,但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也多了许多。为了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3月我院行颅骨钻孔引流术与微创穿刺硬通道引流组治疗的共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6月~2011年3月本院共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确诊的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4岁,其中有头部外伤史24例,无头部外伤史32例;受伤至出现症状时间:15d~3个月15例,3个月~6个月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1例,糖尿病史15例,冠心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创伤、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在56例患者中,意识清晰13例,嗜睡16例,谵妄或昏睡14例,昏迷13例,其中深昏迷1例。

1.3CT检查CT检查显示,血肿位于额颞顶部26例,颞枕部13例,额颞部11例,顶枕部6例;其单侧48例,双侧8例。

1.4治疗方法

1.4.1钻孔引流组[3]行颅骨钻孔引流术,选取血肿较厚、仰卧时血肿较低位置作切口,钻孔置入软硅胶管一条,本组患者中有一例患者血肿范围较大,选取2个钻孔置入2条软硅胶管,随后反复冲洗硅胶管,直至引流液澄清,接引流袋3~5d。

1.4.2微创穿刺硬通道引流组一般采用双针穿刺法,血肿量较少的则用单针穿刺;选择颅脑CT显示血肿最大层面前后(避开血管)作2点穿刺,用电钻分别在两穿刺点将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20mm长钻入血肿腔内,做对口冲洗,反复冲洗至引流液澄清,接引流袋3~5d。

1.5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

1.6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0.1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表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所有颅骨钻孔引流术组与硬通道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颅骨钻孔引流术组治愈27例,治愈率96.43%,死亡1例,死亡率为3.57%;硬通道引流组28例,治愈率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引流时间比较

颅骨钻孔引流术组患者引流时间为(3.82±1.26)d;硬通道引流组患者引流时间为(3.79±1.18)d;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比较(d)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颅骨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发生率为50.00%;硬通道引流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4.29%;其中所有并发症以积气积液最为多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患者头部受到外力直接撞击后3周以上出现的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4-6]。且好发于老年人群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现象,致使蛛网膜下腔扩大,加上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低,因此一旦头部受到外伤后就会使其脑表面出现桥静脉破裂现象,从而引发脑内缓慢出血进而发展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症[6-10]。临床上主要以颅内压增高为主,逐渐才出现脑功能障碍,因而,给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原则是一旦确诊立即行手术治疗,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式较多。

本研究对颅骨钻孔引流术与硬通道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进行了探讨。笔者将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颅骨钻孔引流术组硬通道引流术组,每组各28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引流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颅骨钻孔引流术组患者要明显少于硬通道引流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并发症以积气积液最为多见。

综上所述,硬通道引流术较颅骨钻孔引流术有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可直达血肿部位、对患者脏器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无需缝合切口,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因而,硬通道引流术在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魏长年,王宾.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J].实用医药杂志,2011,11(04):113-115.

[2]朱成昆.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23(01):33-35.

[3]文传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07(13):68-69.

[4]付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08(11):55-56.

[5]张元峰,王剑.慢性硬膜下血肿156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5(17):252-253.

[6]李建国.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分析及手术治疗[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33(04):322-323.

[7]王寅生.老年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J].当代医学,2011,06(01):99-101.

[8]郝斐.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34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2,02(01):116-118.

[9]彭博.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8.

[10]潘建华,程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5(12):3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