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eturbos在深覆合患者治疗中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Biteturbos在深覆合患者治疗中的护理

胡琳

南京市口腔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Biteturbos在深覆合病人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46例患者实施该技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Biteturbos的功能,基本操作步骤,说明该附件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平时加强口腔卫生的必要性。

结果:一般三个月可顺利达到正常覆合的标准。结论:正畸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配合意识,有利于正确实施矫治方案

[关键词]Biteturbos;深覆合;口腔护理

深覆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颌畸形,能否快速有效的打开咬合一直是口腔正畸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前牙内倾型深覆合者,其矫治方法通常是先矫治上牙列,排齐压低并唇倾上切牙,解除切牙闭锁状态后,再安装下颌矫治器,这样必然会延长矫治疗程;也可配合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上下颌同时安装矫治器,避免了下颌矫治器的损坏,同时缩短了矫治疗程[1]。但是上颌平面导板治疗效果的好坏和疗程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配合程度,每天佩戴时间的长短和中途是否遗失重做都会影响治疗的进程;而上颌切牙舌侧粘接biteturbos并不需要患者自行佩戴。另外,为防止平面导板的基托影响牙齿移动,严重牙列不齐的患者需要初步的排齐后才能佩戴;而biteturbos可以在一开始就粘接,边排齐的同时边打开咬合,加快打开咬合的进程,同时不影响治疗中期的前牙回收,进一步缩短疗程[2]。因此,能在平均3个月内的时间快速打开咬合,缩短整个疗程。自2015年11月以来,我科主任采用Biteturbos矫治深覆合病人46例,经历3个月左右达到打开咬合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12-32岁,平均14.5岁,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时间平均三个月。

2矫治前准备

2.1心理护理本组病例中成年人因主动要求矫治,依从性高,且配合程度较好;而不少患儿是听从父母意愿来矫治,Biteturbos粘固后,使下前牙咬合于挡板上,忌前牙啃食硬物,防止脱落,患儿不易配合,且口腔卫生程度较差,依据以上特点,在粘固前应主动和家长患儿沟通,有针对性的介绍Biteturbos的特点,操作步骤,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同孩子一同观看矫治成功病例的对比照片,并尽可能安排他们在方便的时间就诊,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应告知患者不遵医嘱带来的诸如疗程延长,无法进入下一步等后果告知患者,以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2]。

2.2用物准备口腔盘,光固化灯,酸蚀剂,吸唾管,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配套粘结剂,一次性手套,超声洁牙机及喷砂,支架biteramp,充填器,干棉卷等。

3护理配合

3.1安排椅位,引导患者就坐,备漱口水给患者漱口。当面启封一次性检查盘,护士为患者系好围兜。调节椅位及灯光,椅位的调整应使医生和患者舒适为宜。

3.2牙面酸蚀处理上好洁牙机头递给医生为患者清洁舌侧牙面,去除牙石、牙垢、牙菌斑,必要时可进一步喷砂。递酸蚀剂给医生直接涂在要粘接Biteturbos的前牙舌侧牙面上,其酸蚀面积应适中。30S后用水气枪冲洗、吹干,粘接处的牙面经酸蚀处理后呈无光泽的白垩色。冲洗过程中,护士及时吸唾,防止酸蚀剂损伤患者口腔黏膜及唾液的再污染。

3.3粘结Biteturbos递棉卷给医生隔湿、吹干,用一次性小棉棒蘸适量的粘接剂递给医生涂布于两端已酸蚀的门牙舌侧面,粘接剂勿进入龈沟内,涂抹时须均匀而薄,光固化灯头套一次性薄膜,在biteramp上填充光固化复合树脂,挤压使之压实,安放在刚刚酸蚀的中切牙的舌面,11.21粘固完毕后调整位于切缘的支架,biteturbos彼此平行,平面低于上前牙切缘或牙尖2mm左右,并且使得下切牙切端与平导均匀接触。去除多余粘结材料,光照20s。去除biteramp,光照20s。整个过程注意隔湿,及时更换棉卷,使患者舒适并提高粘接效果。

3.4打磨抛光将装好矽粒子的低速手机递给医生进行打磨,备抛光杯及抛光膏进行抛光,嘱患者漱口,活动舌头,并询问有无特殊不适。

3.5术后口腔护理向患者交待,粘固Biteturbos后,后牙暂无咬合接触,因而不能正常咀嚼,需慢慢适应。一段时间后,后牙逐渐建立咬合后即恢复咀嚼功能。尽量闭合下颌,使下前牙咬合于Biteturbos上。以便更好地发挥Biteturbos压低前牙的作用。忌用前牙啃食硬物,防止Biteturbos脱落。若脱落,应及时复诊重新粘。舌侧粘固附件不利于患者清洁,也不利于自洁,因此应加强口腔卫生的宣教,指导正确的刷牙方法,特别是保证舌侧无食物滞留,可建议患者矫正期间依然每半年进行1次牙周洁治,防止细菌附着产生牙龈炎症。

4复诊观察

每次复诊时护士需了解患者Biteturbos使用过程中的脱落情况,并拍摄口内相观察咬合打开的情况,在使用Biteturbos打开咬合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投影测量分析比较,观察效果。同时,护士需在诊前观察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对于口腔卫生较好者,宜给予肯定与鼓励,而对于口腔卫生情况欠佳的患者,应耐心指导并告知口内的软垢、食物残渣的危害,并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再次向其示范正确刷牙方法,检查刷牙效果。46例患者在矫治过程中有2粒biteturbo(2位患者)脱落,其余按治疗需要维持至咬合打开后拆除,一次粘结成功率97.9%。两位患者或与酸蚀剂不到位或者牙面不平有关,待重新粘结后均不再脱落。待前牙咬合打开、后牙建合,保持一两个月后,可拆除Biteturbos。拆除方法:用牙钻将Biteturbos矢状切割成近远中两部分,再用持针钳紧夹各自的近远中面,使其在切割处因应力中断而折断,然后去除残余粘接物[3]。

5体会

Biteturbos粘固的稳固性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其有效使用的关键。因此,在整个操作配合过程中,护士必须清楚医生操作的步骤及习惯,注意医护、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环环紧扣,及时传递治疗所需物品。即术前应充分准备、术中需良好的医护配合。此外,患者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矫正治疗效果,所以将心理干预治疗应用于正畸治疗中,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矫正治疗效果[4]。口腔正畸对象多为儿童、青少年。其年龄小、治疗缺乏主动性。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讲明正畸治疗的必要性,使其消除恐惧心理,对医患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术后注意事项宣教,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自我护理和保证治疗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l]曾祥龙,许天民.系统化正畸治疗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129-135.

[2]罗倩云,梁颖,黄国雄.Bite—bumper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内倾型深覆耠的临床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2(27):64-65.

[3]钟惠,张文忠,缪耀强.上切牙舌侧固定粘接体打开咬合技术.口腔医学研究,2007,6(23);318-320.

[4]韩金友,张玉梅,李岩,等.儿童和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干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