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感染防治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感染防治措施探讨

黄英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妇幼保健院广西隆安532799

摘要:目的:探析地区防治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在围术期均施行综合感染预防策略,并针对患者手术方式,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本组68例患者,计划生育手术感染7例,感染发生率10.29%,感染病例经抗生素医治后均有效缓解。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对不同手术类型采取积极的抗感染应对策略,对降低临床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感染;防治措施

为实现对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给计划生育手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1]。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生育的淡漠态度呈进行性发展,越来越多成年男女的自主节育意识增强。计划生育手术作为节育手段之一,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频度较高,但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多,其中感染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为进一步降低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特选择在我院诊治的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就地区防治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措施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范围23-49岁,平均年龄(32.2±1.5)岁。手术类型:7例行中期妊娠引产、10例宫内置入节育器、12例取出宫内节育器、13例输卵管结扎、26例行人工流产。本组68例患者均自愿接受计划生育手术,并签署相关同意凭证。

1.2方法

本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施行综合性感染预防对策,并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患者所实施的手术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以及医治策略。针对施行人工流产以及节育器取放的患者,术前评估患者的既往病史;了解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引流次数、上次流产时间以及既往节育措施等[2];然后检查患者阴道分泌物,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是否发生感染;若已存在感染情况,则积极对症施治,再实施手术;若病人既往病史中存在盆腔炎,则推荐患者采取其他节育措施,不宜使用节育器进行避孕;术毕为预防感染的发生,需对患者施行抗生素作用。针对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需严格手术操作,防止损害软肠道;若患者既往病史中曾出现阴道炎或者宫颈炎,术前需先采取积极对症医治;当炎症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引产操作;术前需对阴道进行消毒处理,常规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处理;若术后发现患者体温异常升高,需警惕感染的发生;若体温超出38℃,需立刻采取降温操作,并行抗生素作用。针对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若患者既往病史中曾出现盆腔炎、皮肤感染以及阑尾炎等,术前需先行必要的对症施治;待相关炎症病情控制得当后,可实施输卵管结扎术;手术施行的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急性输卵管炎,可一并实施输卵管切除操作;但若术中操作时,发现患者存在阑尾炎等肠道病症,禁忌同时切除阑尾;术后对感染的防治,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作用。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68例患者中,出现感染情况的病例共7例,感染发生率10.29%(7/68)。其中因行中期妊娠引产而发生感染1例,宫内置入节育器感染1例,输卵管结扎感染2例,人工流产感染3例。7例感染患者均积极抗生素医治后,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

3.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感染指的是患者施行手术后所发生的感染现象,通常在手术结束后的2个星期内发生。一般将手术感染分为2种类型,即生殖器官感染以及手术切口感染,临床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通常较生殖器官感染的发生率高。急性盆腔炎是计划生育手术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感染病症,感染程度较深的患者可诱发败血症以及腹膜炎等。盆腔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会逐步演变为慢性盆腔炎,并加剧患者的腰痛、下腹痛。此外,盆腔感染持久不治,不仅会引起慢性盆腔疼痛,还可导致月经异常,出现性交疼痛等不良症状,对患者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无菌操作是手术感染控制的根本,严格无菌操作不仅能够促进手术效果,对降低感染的发生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手术执行过程中,必须保证严格无菌操作。术中为防止患者免疫力不足,需控制好手术室温度,尽可能将患者体温维持在36摄氏度左右。为防止低温影响,需将静脉注射液先进行升温处理后,再给予患者滴注;注意手术部位杂质的清理,使用无菌巾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无菌巾。术前确保手术室卫生达标,每天都应开窗透气至少半小时;对手术室地面、床面以及灯具等采取湿式清理;注意空气消毒,每天至少行红外线照射1h;定期进行手术室彻底清扫工作,确保手术室环境卫生良好,以减少病菌的积聚感染;手术室进行大面清洁后,不仅需要采取红外线照射,还应当使用甲醛、乳酸熏蒸消毒,以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医务人员由于工作需要必须在院内来回走动,其所接触的物品以及患者数量不限,若不严格洗手及无菌操作,极易导致手术室环境聚集多种病菌感染,从而增加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而医务人员的手是感染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故需重视洗手操作。为保障手术各项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执行,强制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均参与无菌操作的培训学习,使医务人员可自觉执行无菌操作;通过日常督促、业绩挂钩、不定期考核等方式,对违规者给予严惩,以达到制度的强有力性。在术后的预防护理工作中,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若发现患者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当立即进行用药调整。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病例,需针对感染程度差异选择合适的医治措施。

综上所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对不同手术类型采取积极的抗感染应对策略,对降低临床计划生育手术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娟.计划生育手术感染预防的临床方法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36-4237.

[2]屈艳.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4,12(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