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宫颈糜烂319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319例疗效观察

徐付华

徐付华(山东东明县妇幼保健院山东东明274500)

【摘要】宫颈糜烂是由慢性宫颈炎导致的,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可引起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以及不孕症状。

【关键词】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宫颈糜烂是由慢性宫颈炎导致的,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可引起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以及不孕症状。因其感染不易彻底消除,病情顽固而经久不治,呈长期慢性过程。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应用微波凝固治疗宫颈糜烂319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方法及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19例来我院诊治者,宫颈糜烂Ⅰ~Ⅱ度患者,均已婚,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腰痛、腹痛、腹部下坠等。经盆腔检查正常、宫颈刮片癌细胞(—),无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其中轻度10例、中度95例、重度214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65岁。

1.2宫颈糜烂的程度评定:(1)轻度糜烂(Ⅰ°):糜烂面积宫颈总面积1/3;(2)中度糜烂(Ⅱ°):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1/3~2/3;(3)重度糜烂(Ⅲ°):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2/3以上。

1.3治疗方法(1)仪器:采用国产妇科微波手术器。输出功率60~90W,每次凝固时间3~5秒。(2)适应症:凡宫颈糜烂者,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排除宫颈癌、阴道炎、霉菌、淋病等感染。手术时间为月经净后3~7天治疗,同时应忌房事。(3)手术方法及经过:病人取膀胱截石位,清洁外阴后置入阴道窥器,暴露宫颈,用新洁尔灭消毒液擦拭宫颈。然后用5%冰醋酸液擦拭宫颈,使病变部位更加清晰,然后将微波辐射器先接触宫颈外口糜烂面,然后逐渐向外扩展直至正常组织为止。微波加温时间及功率应很好控制,我院采用电流强度为40~60毫安,接触时间为3~4秒,以达到病变组织凝固发白为宜。术后创面涂1%龙胆紫溶液,起消炎、收敛作用。(4)术后注意事项:应保持外阴部清洁,2个月内避免盆浴和房事。

1.4判断疗效的标准[1]:(1)痊愈:卢戈碘液宫颈染色中全部着色,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2)好转:重度糜烂转变为中度糜烂,或中度糜烂转变为轻度糜烂;(3)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自觉症状消失。

2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痊愈306例占95.9%,好转13例占4.1%,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5)

3讨论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为0.3~300赫兹的高频电磁波。临床上常用的微波是2.45赫兹,波长12.5cm,位于超短波于长波红外线之间。

该频电流的生物物理特征不同于低频与中频,它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无电介作用,对神经肌肉无兴奋能力、电极能离开皮肤、组织对电流的阻力小,其生物物理作用以热极振荡为主。微波作用于人体亦产生了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由于电磁波的作用,使组织内的电介质偶极子即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取向运动,即组织中水分子正负极位置变化,微波电场极性的频率高速变化,在振动与转动的过程中彼此摩擦产生上述效应,使电能转变为热能,使机体组织产生一系列变化:①组织迅速升温,病变坏死凝固,达到烧灼止血的目的。②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加速代谢,改善营养,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同时起到止疼解痉、消炎、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微波治疗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均有效,且无差异。从319例中306例为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95.9%;13例治疗前为中重度糜烂,经治疗后转为轻中度糜烂,于第一次微波治疗后40~60天;行第二次微波治疗,均获得痊愈。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作为一种新的物理疗法有其自身的优点:①无痛苦,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人易于接受。②探头与组织直接接触,视野清晰,微波定向发射,所以定位较准确,不易损伤周围组织。③止血效果好,术中基本不出血,或有极少量的出血。文献报道[2]微波凝固可对直径2~3mm的小血管起到良好的封闭止血作用,CO2,激光仅能封闭<1mm的小血管。因此该法术中止血效果极佳。④操作简单、安全、易于掌握。术中无烟尘、无刺激性气味、医务人员工作方便。所以作者认为对于治疗宫颈糜烂微波是一种较好的值得推广的治理方法。

微波治疗的并发症:微波治疗有其缺点,它仍然是一种破坏性治疗,未能解决术后阴道排液的现象:①术后出血,微波治疗10天后,宫颈痂皮开始剥脱。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历时5天左右,一般不需处理。②术后阴道排液:据我们观察,术后阴道排液比平时增多。一般持续7~14天,其量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冷冻治疗,不需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淑贞,袁耀萼,苏应宽,等.实用妇产科学.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69.

[2]张苗苗.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229例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26:239.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