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的心理护理

方小丽

湖南省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自身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对照实验的方式来探讨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所发生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方面的变化。结果: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都显著好于常规护理患者,P<0.05。结论:利用心理护理方式对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护理的效果明显,特别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推荐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焦虑症;高血压;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则指的是心理指导、护患沟通等方面。心理护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能够增加护理的全面性,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以及得到更多患者的支持。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常伴发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梗塞等慢性病[1],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由于老年患者器官衰退等生理特点,并且记忆力和理解力明显下降,需要通过心理护理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以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心理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至2018年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男患28例,女患32例。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多伴随慢性疾病,按照疾病类型统计:其中20例心脏病、13例脑梗塞、5例糖尿病。年龄65至85岁,平均年龄77.9±5.9岁。60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每组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可比性强,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设立心理护理小组

心理护理小组配备5名护士,组内成员具有一定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心理素养。

1.2.2心理护理

①健康教育

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并且对每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比如,健康教育的时间要选择恰当,不要在疾病发作时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不要影响患者休息,要符合患者的生活习惯[2]。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护士不仅要进行口头讲解还要注重运用集中宣教和一对一健康教育的方式。为了提高接受程度要制作带有生动形象的健康教育卡片和图书、播放动视频等,能够吸引患者的注意力。

②心理指导

大部分老年焦虑患者都存在情感和心理创伤,常见的原因有家庭、社会、工作、情感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和困难,这些挫折让病人产生了抑郁、自杀等想法。因此,要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就必须获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让患者产生抗病信心[3]。护士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护理,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开导病人解开心结,学会自我解脱,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情感护理,鼓励他们接触外界环境,多参与集体活动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丰富住院生活,宣泄不良情感。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带着情感去表达,应该学会情感的控制与调节。护士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应自觉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愉快而冷静的状态,这样才能由衷地产生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信任患者的情感与情绪;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其语言的情感性和感染力。肢体语言也是语言沟通的方法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起到较强的辅助表达情意的作用。肢体语言包括人们的手势、动作、姿势和体态等,能够用于表达态度和情感。护士可以恰当利用肢体语言,例如当患者感觉不适时,用手触摸患者的前额表示关心。在倾听患者倾诉时用手抚摸患者的肢体等,能够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情绪。

③加强家庭访谈

主要通过家庭访谈的方式进行疾病控制,每个月进行1次家庭访谈,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第1次进行家庭访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简单普及慢性病治疗和预防的相关知识,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指导患者饮食清淡、注重有氧运动,合理作息。护士要分析患者对于慢性病治疗的态度以便采取下一步护理措施[4],让患者意识到血压、血糖监测对于治疗和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性。第2次进行家庭访谈侧重于进一步提高增强患者对于慢性病治疗的信心和态度,如果患者表现出没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的想法时,护士要引导患者回忆服用降压药治疗前后身体所感受到的不同,为患者分析擅自停药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和患者一起探讨如何选择恰当服药时间和方式。第3次及以后的访谈要侧重于让患者感受按时吃药所带来的好处,增强患者坚持及时治疗的决心。护士要和患者一起对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后记录的血压水平进行探讨和交流,让患者感觉到加强慢性病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所有数据都通过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P<0.05为显著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生活质量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均值±标准差]

2.2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2。

表2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均值±标准差]

3讨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临床上多通过心理护理方法来提供护理服务。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的全面性,延伸了护理的时间和范围,同时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多的患者支持。由于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器官衰退等生理特点,并且记忆力和理解力明显下降,所以,在进行心理护理时,一定要根据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通过多样化的心理护理方法,提高心理护理的可接受度,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疾病。近年来,人们对于护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在此背景下,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广泛认知和接受。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对于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水平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符合当前人性化为本的护理理念,体现了医院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5],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心理护理是单纯身体护理的进一步发展,疾病和心理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转归,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护理素养,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器官衰退等生理特点,并且记忆力和理解力明显下降,所以,在进行心理护理时,一定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疾病。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了心理护理方式,在研究结果中发现,患者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都得到了良好的改观,两个观察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利用心理护理方式对老年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护理的效果明显,特别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推荐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刚.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2):321-324

[2]尤海燕.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47-149

[3]黄欣.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卫生,2016,8(8):293-295.

[4]李晓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0):169-170

[5]乐添瑶.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