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进入学校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当机器人进入学校教育

王炜

——浅谈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开展

王炜山东省青岛枣山小学266100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它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引进了机器人,机器人也成为创客教育的一部分,我多年来担任学校机器人社团指导教师,如何在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机器人创造力动手能力意志力

一、创造条件,让机器人在学校落地发芽

过去,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内容都是在信息技术课上短暂的出现,老师通过理论知识或者是影像资料让孩子进行了解。真正的机器人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光靠书本理论是不行的,更多的是在于实际的操作。因此,学校要进行机器人教育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场地和设备的必不可少的。

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备,为师生开展机器人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让师生随时获取最新的机器人教育信息,组成了一个立体的机器人教育阵地。

二、合作办学,提升教师机器人教学能力

机器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中融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控制、声、光、电、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对从事机器人教育的教师提出了要求,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转变观念,机器人教育不同于从事简单的软件操作,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清楚地认识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清楚地理解机器人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和自身的需要,把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作为教学研究的目标。

其次,与专业教师合作,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机器人教育毕竟是一门专业的课程,通过外聘专业教师,进行学习合作交流,采取助教的教学方式,一位教师在上面讲,另外一位教师在下面随时查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孩子们遇到的困难,也能很好的协调好设备的使用。同时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上课内容,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对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加强交流学习,创造时机,走出去,请进来。派师生外出学习参观,回来进行学习交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聘请相关的专家到学校莅临指导,为学校机器人教育添砖加瓦。

三、积累经验,形成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机器人教育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各类厂家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在课程内容上,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分年级进行机器人教育活动,在课程的安排上,低年级主要培养拼插能力,中年级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慢慢接触简单的编程,高年级主要开展的是机器人高级编程学习,以“项目”学习为主,通过讨论,交流,独立思考,对主题项目进行方案的设计,并逐步予以分解,以不同的思路、方案去解决共同的目标,完成对机器人机构的搭建、程序的编写、机器人的控制,最终完成主题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操作,亲身实践,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难以解决的课题变得触手可及,轻轻松松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机器人活动,形成有效的、实施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机器人教育有的放矢。

四、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由于机器人教育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并且实践性较强,通过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引入机器人教育,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开拓思维,在不断的尝试、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习信心,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的发展。

机器人活动中,学生会耗费很大的脑力和精力,往往完成一个任务,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不断地思考、修改程序、测试等,意志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比赛中,由于光线、场地的随机性,制约了机器人的运动,往往不像在学校训练时那么顺利,常常会遇到失败,这就考验了学生的应对能力和意志力以及不服输的精神。

五、加大宣传,创建学校机器人教育特色品牌

机器人教育是学校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品牌的建立,在积极开展机器人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通过承办各级各类机器人教学活动,走进社区、幼儿园进行机器人教学展示,积极参与机器人教学经验的交流活动,同时通过微信、网站、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开展,促进学校机器人教育的稳步提升。

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而机器人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平台,为学生敞开了一扇探索、创新、合作的大门,能够充分展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科技知识,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钟柏昌张禄《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周伟华《以机器人活动为引领提升学校科技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