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赵伟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6)和观察组(n=6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84-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adefovirdipivoxilinthetreatmentofactivelivercirrhosis.Methods132casesofpatientswithactivecompensatorystageofhepatitisBcirrhosiswereselected,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66cases)andtheobservationgroup(66cases),twogroupsofpatientsweregivenroutinebasictreatmentandlamivudine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onthebasisofadefovirdipivoxiltreatment,compared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therapeuticeffect.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edegreeofliverfunctionimprovedmore,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wassignificantlyreduce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defovirdipivoxiltreatmentofactivecompensatoryhepatitisBcirrhosiseffectissignificant,theclinicalvalueworthyofrecognition.

【Keywords】Adefovirdipivoxil;ActivecompensatorystageofhepatitisBcirrhosis;Efficacy;Safety

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硬化疾病最为常见的因素,具有传染性,在全球传染病中所占比例约为30%,随着病情的进展,该病会引发肝硬化或肝癌。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处于失代偿阶段的患者,在五年内发生死亡的比例超过70%,在此类患者中,由乙肝肝硬化导致的死亡率约为86%[1]。可见,乙肝肝硬化极大的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特以我院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展开研究,对其施以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特将具体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收诊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和临床症状确诊为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存在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胆红素水平高于35μmol/L,血清白蛋白水平不足35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不足60%;存在腹水等并发症。均了解本次研究,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硬化;存在精神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拟近期进行肝脏移植者;预计生存期不足一年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参照组:男35例,所占比例为53.0%,女31例,所占比例为47.0%,年龄22~53岁,平均(43.8±6.2)岁,病程1~8年,平均(3.2±1.4)年,其中20例患者半年内出现过上消化道出血,9例患者半年内出现过肝性脑病,5例患者半年内出现过自发性腹膜炎。观察组:男34例,所占比例为51.5%,女32例,所占比例为48.5%,年龄21~52岁,平均(43.2±6.0)岁,病程2~7年,平均(3.1±1.2)年,其中21例患者半年内出现过上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半年内出现过肝性脑病,4例患者半年内出现过自发性腹膜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0.05,表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和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能量合剂、甘草酸二铵以及维生素等,并给予拉米夫定,剂量为100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剂量为10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恢复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肝功能指标下降超过50%;(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指标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2]。统计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以两者总和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酰转肽酶(GGT)以及谷草转氨酶(AST)。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20.0版本软件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描述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构成比”,检验方法分别为t和卡方,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有效率对比

参照组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例数共48,18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3.3%(38/6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例数共64,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8.3%(5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注:治疗前,与参照组相比,a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对比,b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cP<0.05。

2.3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腹胀、头痛、干呕以及腹痛等为主。参照组患者中,12例患者为干呕,5例患者为头痛,8例患者为腹胀,10例患者为腹痛,总发生率为53.0%(35/66),观察组患者中,3例患者为干呕,1例患者为头痛,2例患者为腹胀,3例患者为腹痛,总发生率为13.6%(9/66),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1.307,P=0.000)

3.讨论

肝硬化属于慢性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存在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随着疾病的进展,多合并严重并发症,例如激发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等。肝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以病毒性肝炎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最为常见。一般来说,肝硬化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病程较长,且病情较轻微,一些患者疾病潜伏期为5~10年,少数患者由于短期内发生大面积肝坏死而在短时间内进展为肝硬化[3]。现阶段,乙型肝炎肝硬化在治疗中可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其中活动性代偿期病情较轻,无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或精神乏力等,部分患者存在上腹隐痛、腹胀不适、恶心以及轻微腹泻等,也有部分患者存在偏头痛,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结合乙肝肝硬化的治疗,需要结合其疾病的原因展开,通过药物来对乙肝病毒感染进行有效抑制,并避免病毒DNA的不断复制导致疾病恶化。

拉夫米定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抗病毒药物,在我国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使用频率较高,不过近年来,其耐药性问题逐渐突出,使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有调查研究显示,采用拉夫米定治疗的时间越长,其发生耐药性突变的概率就越高[4]。由于活动性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代偿能力较低,因此若发生耐药,则通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病情加重[5]。阿德福韦酯属于核苷类似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有学者证实,将阿德福韦酯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中,有助于很好的对病毒DNA复制进行抑制,减轻肝脏炎症程度,并使其肝功能逐步得以恢复。本次研究中特对比给予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和未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肝功能各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6],再次证实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另外,研究还显示,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不仅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同时还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爱兵,李宗军,何新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学,2015,44(34):4812-4814.

[2]张笛,赵光斌,李良平,等.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优化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1):51-54.

[3]张连涛,梁贤栋,周文亮,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5年临床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s1):100-102.

[4]段淑红,鲍中英,苑晓冬,等.一贯煎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5):535-538.

[5]陈邦涛,冯旭娇,宋少娟,等.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疗效Meta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3):305-309.

[6]张雷,戴一菲.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