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电能计量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大数据和电能计量的关系

胡秀竹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福建省364000)

摘要: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能资源,电能资源被社会大众普遍使用,电力企业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齐心协力一起实现我国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就大数据和电能计量的关系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大数据;电能计量;关系.

自大数据概念提出以来,凭借着互联网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方案已经在公共事业、商业服务领域引发变革,已成为中国产业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各级电压等级输电网、配电网已遍及全国,遍布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完全具备大范围能源资源调配基础。

1供电企业大数据主要特点

1.1数量巨大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供电企业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仅以城区常住人口460万的JX市为例,围绕该城市各类社会活动所建设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有150座,输电线路共计4481.7千米,服务供电客户超185万户,仅与之对应的各类计量实时数据单元已逾百万个,月度统计数据累计已过亿,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也使得这些庞大基础数据的采集存储变得可行。

1.2速度较快

在电力系统中,业务的处理对于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1S”时限是电力系统中处理数据最为重要的特征,需要基于所采集的庞大电力数据,通过快速计算,实时分析报表和结果数据来随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

1.3类型较多

电力大数据所涉及的种类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等多种类型。目前电力系统中的大部分为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具有一定结构,但语义不够确定;而非结构化数据是指不能用或不便于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达的数据: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图形图像处理等产生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占到智能电网数据的很大比重,处理利用难度也较高。

1.4价值巨大

电力大数据将供电企业输电、变电、配电、售电以及用电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其数据应用范围将超出电力行业,潜在价值巨大。

2大数据和电能计量的关系

电能计量及营销所涉及的数据最为繁杂,涉及计量点管理、计量体系管理、电能信息采集、抄表计费、购电量、售电量以及供电合同管理的数据,还有客服数据、市场管理数据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档案管理、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等数据,甚至包含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及自然因素等。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对用电电量进行预测,实现对用电需求合理有序的管理,提升资源使用率。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专属营销策略,建立起客户信用等级模型,实施费用回收预警机制,提升电费回收率。实施用户用电行为异常分析,可有效地避免偷电、漏电情况的发生。

3电能计量管理的工作内容描述

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着该电力企业的发展的。根据我国当前的电能输送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注重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保证电能计量质量的同时,还要提高电能计量的工作效率。对于一个电力企业来说,正确地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有利于记录电能数据,同时也为我国的电能输送行业提供了工作的质量保障。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来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电能,计量的工作人员应进行严格的选拔,需要工作人员自身有着很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样他们才能掌握电能计量理论,同时也能够灵活地运用电能计量设备。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的进行,不仅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生活。

4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有效管理的策略

4.1强化计量装置管理

①对于计量装置的选择,根据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选取长寿命、高精度的智能电表,及时淘汰电流量过小的老旧电表,尽量减少计量管理工作中的误差。②在计量装置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在进行安装作业之前,供电单位需要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电能表进行校验,确保计量标准的统一。③在日常维护的工程中,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测,根据电能负荷的实际情况,进行互感器的调整。由于电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专用的电能计量柜能够有效地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防止窃电偷电情况的发生。④做好计量装置基础信息资料的完善工作,不仅能够减少电能管理混乱的现象,还能够为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4.2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机制

4.2.1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科技含量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能计量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电能计量装置的科技化程度逐渐提高,新型的智能电表也被应用到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之中。供电企业需要加强管理的技术含量,及时掌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大力推进计量装置的改革,尽量避免计量管理中出现误差。

4.2.2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有效地稽查监督机制能够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电能计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有《计量法》《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等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对电能计量管理行为的方方面面进行制约和规范,供电企业应在相关规范的指导之下,定期开展稽查监督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保证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稽查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汇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4.2.3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对计量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强化计量管理的职能,对其管理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在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能错位的情况,确保供电机构的职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纲领性文件的完善工作,协调计量机构与供电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计量工作的精确度和标准化。

4.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供电企业应充分重视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计量管理水平。现阶段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性和管理性人才。首先,供电企业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讲座、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素养,掌握新的计量管理知识,借鉴其他成功经验;其次,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提高计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各项计量工作之中,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计量装置的安装、维修、电费抄核收等各个方面规范操作行为,促进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5小结

通过加强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的管理,能够加强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对供电市场的贸易结算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供电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电能计量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不断的促进我国供电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昉.基于分布式能源发电上网的电能计量模型设计[J].电气技术,2015,01:88-90.

[2]潘峰,林国营,张鼎衢.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通信规约测试方法[J].广东电力,2015,09:119-122.

[3]张秀英,周树刚,张鹏.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5,04:4-7.

[4]张秋雁,程含渺,李红斌,魏伟.数字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多参量退化评估模型及方法[J].电网技术,2015,11:3202-3207.

[5]白志霞,吴文丽,刘馨卉,周婷.省级电能计量统一检定平台解决方案[J].电测与仪表,2015,S1: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