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曹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曹丽

曹丽

曹丽贵州省兴仁县第三小学5623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转变,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2-064-01

在小学课堂提倡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渐渐地掌握探索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索的态度和品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通过语文活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学好语文的愿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功的探究性学习恰恰离不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和主动性离不开民主、和谐、真实、有趣的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把“教”与“学”当作师生之间的“理解”、“交流”、“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和激励,以及对事物的体验和情感的共同分享。从而使教学活动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达到使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只有富有感情地投身到教学中去,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的情绪感应,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身心得到解放。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营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

二、给学生充分独立探究的时间,深化探究

所谓的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式地去探究、去发现,再去构建有关的语文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授外界刺激的过程。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由此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进行思考,更无法代替全班所有学生进思考。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语文知识,更在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内化是需要时间的,知识建构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探究的时间,从而促进探究的深化。

三、恰当摆正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重视教师的独特作用

相对于其它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当前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改原来的做法,完全抛弃了“接受式学习”,在课堂上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却不管不问。新课程虽然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提倡自主探究,但这不等于学生一定能开展主体性学习,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必然导致在认识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上存在着快慢之分,程度高底之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并不是教师放手不问,而是要通过教师有效的恰当的指导,加强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从而促使学生逐步的进行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空间,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安心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独立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就要不断地给以指导或引导,使之逐步的学会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再创造,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恰当摆正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重视教师的独特作用。

四、采用多种探究形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

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独立探究、小组探究和全班探究,因此,不同的探究内容、不同探究目的等决定了选择不同的探究形式,本着学生能独立探究就不使用小组和全班探究,能小组探究的就不使用全班探究的原则给予恰当的运用。课堂上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

五、多方激励评价,激发探究潜能

激励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成果和探究的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自信心。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方式,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探究成果,不论这个成果的是否有价值,是对不是错,要适时给予恰当的激励和肯定,让学生在激励和肯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乐趣和动力,同时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对探究问题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发挥他们探究的潜能,不断地获得解决问题、探究新知的策略和思维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使学生乐学、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董爱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4,02:107.

[2]刘继红.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