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护校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如何提高护校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兴趣

韩冬梅安莉

韩冬梅安莉(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摘要】通过理论与实践实习结合,培养护校实习生实习兴趣及职业的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尽快掌握专业技能、早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并成为热爱护理事业的合格护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护士职业发展和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提高护生临床实习兴趣

护理称得上是一门阶梯形的事业,要培养护理队伍的优秀接班人,在护士完成学校教育之后开始的教育和培训阶段(临床实习),采取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培训方法,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处于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发展过程[1],临床实习将是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好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对实习生今后乃至终生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先入为主”,护士在实习中的所见所闻无疑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根据当今护士的心理要求,和对知识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让她们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1选择合格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必须是专业知识丰富,文化修养高,态度积极,工作作风严谨,技术操作熟练,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的老护师负责带教。一个好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于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职业偶像。另外护生对老师是否感兴趣,这也是她们对本科实习是否感兴趣的重要一面。近几年来我们对每批实习护士进行调查,有80%以上的护生都喜欢与自己形象、兴趣、爱好相似的带教老师的配对,这样一来使她们在工作中容易沟通,同时因为老师技术业务好,而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老师作为学习的导向,每次谈到自己的老师都是称赞,没有埋怨,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2提高护士长的亲和力:新实习护生入科后,护士长应发挥其在临床、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使实习护士快速成长[2]。护士长的角色是影响临床学习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她们不仅控制和管理这一实践场所,而且是护理实践的角色、榜样,病房护士长的领导方式、性格特征等将直接影响学习环境的有效性,每位护士对护士长都是敬而远之,甚至有些学生因护士长过分严厉而抵触学习。所以作为护士长,应为护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护士长必须认识到护生是学习者,而不是跑腿打杂的,应该促成学生自尊、自信地发展。首先应该让她们改变对护士长的看法。例如:晨间查房时可以带上护生,教会她们为病人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学会与病人交谈沟通,在护士长与病人的亲切交谈中可以让护生感受到护士长的热情。其次,护士长应该对护生宽容,并表示帮助,应根据其学历起点,也要根据其在临床的实践能力,指导一些较难的技术操作时可以带上学生,通过了解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让她们对新的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在宽松、浓烈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3护生之间的协调搭配:将她们两人一组,同时分配到各个科室学习。这样她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临床与学校一样带教老师对她们的表扬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她们往往因为一次表扬而兴奋半天,因为一次批评而难过一夜。因此护生之间也会出现暗自竞争,这样大大的激发了每位实习生学习的进取心,会更出色地完成每项护理操作。另外她们之间可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培养她们各自浓厚的学习兴趣。

4协调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服务对象是护生学习的主体,病种的不同导致病区的“情绪气氛”不同,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比如:外科病人同内科病人相比从心理角度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都有明显的区别。外科病人一般手术为主,相对来讲诊断应该是较明显的,所以他们都对手术寄予很大的希望,一旦手术成功,患者心理和行为都有一个戏剧性的转变,焦虑、烦躁、痛苦的病人会变得充满希望起来。作为带教老师应根据每位病人的整个病程的变化过程,抓住时机,让患者熟悉自己的学习,在病友和学生之间取到一个桥梁作用,应该注意到学习也渴望能够胜任,能够有机会进行尝试,并作出决定。如有学生想单独完成的操作,带教老师应征得病人的同意,取得病人的合作,这样学生才会做起来无思想顾虑,会促成她(他)操作成功,能提高她们(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总之,影响护生学习的因素很多,但对当今毕业后不包分配的学生来讲,她们认为毕业后前途渺茫,所以她们在实习过程中愈挫愈劣,部分人不思进取,认为学而无用,另外实习护士面对的问题千变万化。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而护理教育往往过于强调护理专业积极的一面,当护士刚接触到临床工作时,往往易出现思想波动,专业认同感降低,甚至导致人才流失[3]。所以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入手,通过以上方法,认真施教,保证了带教任务的顺利完成,使护生通过实习成为热爱护理事业的合格护士。

参考文献

[1]李继坪,宋锦平.护士的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2):67—68.

[2]方芳,刘慧珠,何联珠,郑雅芬.本科护士职业发展管理形式与实践中国实用护理杂,2006,l2(22)59-60.

[3]毛燕棠,江敏.将职业发展管理策略引入护理管理的必要性.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