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石小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石小梅

石小梅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8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生化检验,对其临床检验结果予以详细的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2h糖耐受、空腹血糖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生化检验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生化检验;糖尿病;临床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03-02

前言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临床特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多食等,若长期患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肾脏、眼部、血管以及神经等的功能障碍和慢性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是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及时的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后期的治疗和预后效果,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检验技术被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具有操作简单、检验结果快以及患者痛苦小等特点[2]。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者选取,主要对应用生化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一时期的64例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47~78岁,平均(62.55±5.28)岁,病程1~9年,平均(5.04±1.33)年,糖尿病类型:Ⅰ型糖尿病21例、Ⅱ型糖尿病43例;对照组人员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4±5.28)岁。通过比较两组人员的性别及年龄的临床基本资料信息发现,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可予以比较。

纳入标准:(1)研究组患者经检查显示,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本次研究均已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意识不清、精神疾病无法配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对两组人员均进行血清甘油三酯、2h糖耐受以及空腹血糖监测的临床生化检验。

血清甘油三酯检验:在行临床检验的前12h,告知接受检验人员禁食禁饮,进行2次共约5mL的静脉抽血,静置2h,经离心处理后将血清分离出来,于4h之内进行血清甘油三脂水平检测,所检测结果显示其水平偏高,则患者具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有待临床进一步确诊。

2h糖耐受检验:检验前让受检人员口服剂量为70g的葡萄糖溶液,并分别在服用后的30min、1h、2h和3h后进行2mL的静脉血液抽取,收集受检人员的尿液予以尿糖定性试验。

空腹血糖检验:检查前接受检验人员,在10h内禁食禁饮,处于空腹状态,在第二日的晨时进行静脉抽血2mL。应用氧化酶氧化原理进行氧化酶法检验,将葡萄糖、水及氧气进行过氧化氢、葡萄糖酸转化,同时,将过氧化氢转化为醌亚胺,并使其在510nm吸收峰值、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以此来获得葡萄糖浓度。

1.3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2h糖耐受以及血清甘油三酯的临床检验结果。

生化检验指标标准范围[3]:血清甘油三酯数值范围:0.22~1.65mmol/L;2h糖耐受范围:3.87.8mmol/L;空腹血糖数值范围:<7.7mmol/L。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剂量资料(x-±s)表示,通过t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的判定标准。

2.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2h糖耐受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详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x-±s)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会对患者心、肾、眼、血管以及神经等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会引起酸碱度失衡、酮症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临床上对糖尿病予以控制治疗、改善其预后效果应十分重视,所以应进行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提高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广泛应用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检验结果出来快、临床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且该项检验的费用经济实惠、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普遍被患者认可和接受。但在检验期间应注意,生化检验所得出来的异常指标结果,并不代表患者已确诊为糖尿病疾病,只是具有患病可能性,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后再行确诊,避免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4]。在对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检测时,其结果越高则表示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越大,可在进一步检验后予以确诊,而且血清甘油三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足的情况进行弥补;若患者的糖耐量降低,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根据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若对糖耐量降低患者不采取任何治疗、干预措施,患者会有约20%的几率患上糖尿病疾病,所以,糖耐量降低人群属于糖尿病疾病发病的易感人群[5]。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所有人员行生化检验后,患有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2h糖耐受以及空腹血糖水平要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可见临床上,使用生化检验的方法可更好的对糖尿病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行生化检验,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医生提供更加有效、准确的判断依据,更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提高预后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费丽娜.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体会[J].世界中医药,2016(b06):2173-2174.

[2]陆光辉,周发为.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112-112.

[3]郁淼,张莉,秦兵.五项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7):1440-1442.

[4]纪铁梅.血气生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急诊生化检验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5):103-105.

[5]周星.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应用效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