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四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浅谈初中德育“四性”

童联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401120

学校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各学校也有专门的德育服务中心。德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当的基础,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良好基础,也是青少年治学成才的良好基础。新时代为青少年创造和改善了学习的条件。

但是,经济建设的步伐使人们加快了生活节奏,转变着思想观念。相当多的学生家长都卷入了“淘金“的潮流,腾不出精力来教育呵护子女,相反却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让尚无自制力的孩子吃、用、玩都自主自由。社会教育呈现空白状态,网吧、游戏厅敞开大门引诱着青少年,一些轻浮的电视娱乐节目刺激着青少年,还有一些成人的不良生活习气沾染着青少年,使部分青少年变得浮躁、瞀闷、放纵。社会是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而学校的管理教育却是封闭的,担心着意外事故的发生,不敢放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因此,当前德育显现出盲目、无序,甚至是违反规律的状况。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中学德育工作应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本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鉴于此,注重德育的序列性、针对性、预见性和实践性,乃是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具体体现。本人现任初二班主任,现以初中学生的德育为话语对象,略谈本人之鄙见。

一、序列性

初中阶段的德育,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感恩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二、针对性

一方面要随着大环境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的教育,比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等。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当前中心工作进行德育,比如通过朗诵经典、课前励志进行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的教育等,再一方面就根据学生思想、意识、行动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预见性

对学生即将产生的思想、意识、行为适当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引导教育。比如学生即将参加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会,我们就要预先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努力拼搏,团结互助,发扬团队精神,为集体力争荣誉,同时不要忘了进行纪律、安全教育和体育卫生教育。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尤要进行有预见性的教育。现在的孩子的青春发育较以前的孩子提前了1—2年,且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比心理发育快,要适时对他们进行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指导,以消除其成长的困惑、烦恼和躁动。

四、实践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涵养都是在实践中养成、锤炼并牢固的。在德育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指导参加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劳动、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军训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德育,是形成良好德育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注重学校德育的序列性、针对性、预见性和实践性,避免盲目性、无序性,不违反规律,让我们对孩子的德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