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子宫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 1

疤痕子宫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余木兰1,2赵申1,3(通讯作者)

余木兰1,2赵申1,3(通讯作者)

(1上海援摩洛哥沙温省默罕默德五世医院上海200000)

(2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妇产科上海201908)

(3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妇产科上海200444)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18-02

1.病例报告

患者33岁,女,摩洛哥沙温人,因“G2P1孕37+3周,下腹痛1天”由外院转入,转院途中曾有剧烈腹痛后自然缓解病史。既往体健,生育史:1-0-0-1,2011年曾因产程异常行剖宫产术(具体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52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测不出;神清,查体合作,表情淡漠,面色腊黄,口唇、睑结膜苍白,全身皮肤湿冷,心率152次/min,腹部膨隆,腹部张力大,无压痛及反跳痛,宫缩不明显,下腹部有一长约12cm的陈旧性疤痕。产科检查:子宫轮廓不清,胎位不清,胎心未闻及,未扪及宫缩。阴道检查:宫口闭,先露不清,胎膜未破,上推胎先露未见明显液体流出。入院诊断:G2P1孕37+3周,疤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失血性休克;子宫破裂?入院后予积极抗休克治疗、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打开腹膜后见大量暗红色血液涌出,稍稍吸去游离血液后,探及胎盘,沿着胎盘探查,探及子宫下段原疤痕处有一裂口约10cm大小,胎盘滞留于裂口下缘附近,已完全剥离,取出胎盘后,检查发现裂口血窦已自行闭合无活动性出血,再探查腹腔,发现胎儿位于腹腔内,胎儿无生命迹象,子宫因胎儿挤压偏向腹部左侧,腹腔内大量积血及积血块。娩出胎儿后检查见子宫裂口整齐、新鲜,无明显感染征象,遂予修补子宫裂口,保留子宫。术中清出腹腔内积血及积血块约4000ml。术中术后共输入6单位红细胞悬液、800ml血浆,病人血压逐渐回升,术后病人入抢救室观察,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于术后第6日康复出院。

2.讨论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开,是直接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瘢痕及梗阻性难产。一旦确诊应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1]。子宫破裂发生通常是渐进性的,多数由子宫先兆破裂进展为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分完全性子宫破裂与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两者区别在于宫腔与腹腔是否相通。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随着剖宫产率增加有上升趋势。该病人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前次手术原因为产程异常,此次入院前腹痛1天,入院途中有剧烈腹痛后缓解的病史,入院时宫口闭,入院时未扪及宫缩,故子宫破裂发生于入院途中,考虑为宫缩后宫腔压力增高使瘢痕破裂所致。发现子宫破裂时胎心消失,已失去抢救胎儿的机会;孕妇呈失血性休克状态,立即予相关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并予输血对症治疗,产妇愈后良好。

在我国二胎政策放开后,再妊娠的疤痕子宫孕妇势必增多,她们的分娩方式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有条件的疤痕子宫再妊娠孕妇阴道试产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产褥病感染等并发症,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2]。曾有过统计,前次剖宫产是引起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疤痕子宫有可能在孕晚期自发破裂也有可能发生在围分娩期[3]。非瘢痕子宫有先兆子宫破裂症状,而瘢痕子宫破裂2/3发生在临产后,常无先兆[4]。

对于产科工作者,需密切注意观察产程,发现孕妇烦躁不安、强直性子宫收缩、下腹压痛、阴道流血、病理性缩复环、血尿、胎方位不清、胎心率异常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时,立即给予抑制子宫收缩药物,尽快剖宫产。子宫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规范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的指征及操作常规、阴道分娩后仔细检查宫颈及宫腔,及时发现有无损伤及予及时处理与发现子宫破裂同样重要。

如发现子宫破裂,在输液、输血、吸氧和抢救休克的同时,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手术治疗,术中视子宫破口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决定行保留子宫与否,围手术期予广谱大剂量抗生素防治感染,有膀胱损伤或血尿者,持续导尿宜10天左右[5]。

综上所述,子宫破裂是影响母婴愈后的不良因素,产科工作者要做好宣教,鼓励阴道试产,减少无指征剖宫产。产程中密切注意母婴情况变化,有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防止不良结局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幸.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8.

[2]关博敬.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有对母婴的影响[J].中国医学研究.2015;16(067):118-119.

[3]刘霜梅.围分娩期子宫破裂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108):135-136.

[4]田玉杰.产时子宫破裂20例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3(093):119-120.

[5]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4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