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滩水库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3

黄石滩水库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探析

孔云

安康市汉滨区黄石滩水库管理局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灌区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发挥水源工程的重要工程措施,不仅关系到灌区群众的生存发展,更是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息息相关。本文就目前安康市汉滨区黄石滩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关注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它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关键词: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探析

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健全的水利工程体系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情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然因素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便和威胁。尽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发展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但是,它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迫在眉睫。

一基本情况

汉滨区地处陕南东部腹地,北依秦岭山麓,南依巴山余脉,中部是汉水、越河河谷和冲积盆地,凤凰山延伸其间。黄石滩灌区位于汉滨区以北丘陵区,月河下游、付家河两岸。灌区水源由黄石滩水库、水库坝址以下至付家河无调节拦水低坝(五级坝)区间来水和灌区内“长藤结瓜”的11座小(二)型水库及234口堰塘共3部分组成。灌区有干渠三条56.71公里;支渠32条127.1公里;斗渠335条355.51公里;各类渠系建筑物1024座。灌区辖五里、建民、江北、关庙四镇办83个自然村、671个村民小组,东西长45km,南北宽27km,总人口24.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6万人,土地面积27.87万亩,现有耕地面积13.86万亩,设施灌溉面积7.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2017粮食总产量6598万kg,油料总产量1716万kg,是汉滨区粮食主产区。

二、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状况

1、工程管理体制

汉滨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村组为一个单元灌区,其管理由村组负责,权利由村组享受,责任挂在乡镇;二类是以几个村或跨乡镇的单元灌区,其管理由所在乡镇负责,权利由乡镇享受,责任主要还是在乡镇,区级水利部门负责指导管理。三类是跨几个乡镇的单元灌区,成立有专门灌区管理机构,独立行使使用管理和享受责、权、利,业务受区水局领导。黄石滩灌区现行的管理体制就是第三类,由汉滨区黄石滩水库管理局独立管理。

2、工程管理方式

因管理体制不同,水工程管理具体体现为三类。一类是粗放型管理(约占全区水利设施的60%),绝大多数未征收水费,其管理人员的报酬,由村、组自定并负责解决,灌溉效益发挥有限,加之大多数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干快上建设的“半拉子”工程,先天就不足,后天又缺乏必要的维修管护,部分已处于瘫痪状态。二类(约占全区的25%)管理虽然细化了很多,但受乡镇影响较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乡级财政解决,办公费用在水费中列支;工程维修还是依靠项目资金解决。三类为成立灌区专管机构负责管理(占全区水利设施的15%),但又分为财政补贴和自收自支。工程维修按项目管理程序进行申报和审批。目前、黄石滩灌区为全额财政补贴正科级事业单位,全权负责灌区内工程管理,业务上受区水利局领导。

在用水管理体制上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一是全民所有制灌区用水是按亩收费,农民用水不限量,导致田间串灌,漫灌比较普遍,特别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灌区内实施后,因渠系管理没有相应跟上体制改革的形势,导致原有的生产队管水组织解散,形成村以下的支、斗、农、毛渠工程设施的管理失控、放水混乱的局面,渠系建筑物被损坏,水量损失极其严重。二是集体灌区用水由当地村民自行调节,管理粗放零乱。

三、黄石滩灌区内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灌区内小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灌区水利设施除黄石滩水库枢纽工程属于新建工程外,其余小型水利工程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工程设计标准低、群工群筹施工质量差,造成工程先天不足,留下了许多工程隐患,已衬砌渠道破损、剥蚀、滑塌等问题十分普遍;未衬砌土渠淤积严重,垮塌、滑坡、淤堵、决口时有发生;工程病害险情频发,严重地影响了灌区的正常运行,致使灌区供水能力降低,造成每年有3—4万亩农田无法正常灌溉。据调查统计,灌区渠系工程“上通下堵”、“下通上堵”及“半截支、斗、农”渠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灌区工程效益发挥及高新区工农业的发展。有的甚至缺少必要的检查的维护,已经不能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了。这些受到破坏的水利工程,不仅不能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有些甚至因为残破而在灌溉时出现跑水,冒水的问题,严重浪费了水资源,不仅不能节约资源,反而增加了成本负担,没有产生经济效益。

2项目争取力度大而管理思想薄弱

为进一步改善灌区内小型水利工程现状,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灌区管理单位通过各类项目对灌区内设施进行了加固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由于灌区内每年地质灾害频发且大部分设施都在山涧沟壑之中,造成了管理难度大,出现隐患时不能及时发现上报,导致灌区内部分小型水利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

3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尽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但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目前每年可保证的资金投入是水利养护资金,但由于汉滨区面广点多,落实到灌区的资金仅能保证干渠及重要建筑物的运行,渠道维修、养护、清淤资金缺口大无保障。依据国家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黄石滩灌区在全省属大中型灌区,按照灌区体制改革方案,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标准,黄石滩水库枢纽和骨干渠道工程每年需财政承担维修养护费301.53万元,但由于汉滨区属于贫困县区,要让财政解决这部分养护费用是难上加难。

4水费征收难度大,灌溉效益发挥有限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免征农业税费和多项惠农政策的出台,目前农田灌溉水费征收是唯一一项直接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与政府惠农政策不相适应,农民对农田灌溉水费缴纳有一定抵触情绪,并且随着城市的扩大,灌溉面积锐减,尽管灌区在灌溉水费征收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农田灌溉水费依然难以征收,虽然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由县级财政解决,但是靠水费收入返还来维持每年维修养护费用是不够的。

5农民自主维护意识差

灌区内的农民们普遍缺乏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意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似乎和他们无关,认为政府会派专门的人来负责维修维护,不需要他们主动维修。缺乏有效配合,自发性、自觉性管理无从谈。另外,政府没有组织他们学习基本的维护方法,即便出现了问题或者他们想要维修,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他们也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维修。大部分农民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意识较为淡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本身资金不足,这就大大影响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四、改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及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这些意见和建议能给灌区一些启示。

1培养专业性人才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缺少专业性人才,这在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尽可能的细化,即具体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对应的技术性人才。要尽可能多地给专业人才上岗的机会,让有经验的人带新手,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也不能让他们仅仅是纸上谈兵,要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2提高设计水平

要想充分利用资源,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它的效益,就必须要提高最开始的设计水平。提高工程的设计水平不仅和提高工程效率,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有关,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问题,如果一开始不注重工程的设计问题,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仅仅只是纸上谈兵的话,就会给后期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如果有技术上的难题难以克服,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首先要重视其项目的评估,避免发生决策发生错误与盲目的投资,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其次,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规范图纸设计并且要认真的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校对工作,要尽量降低错误的发生于工程设计变更等情况,从而为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做好扎实的基础。

3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个工程能否充分保证质量,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制度是关键。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才能有更加完美的管理效果,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建立这样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工程的建设管理内容入手,必须要明确管理内容,同时在制定建设管理制度时,还应明确每一项管理内容的标准。另外,我们应该有效划分管理职责,建设管理工作并不单单是管理部门的职责,也应该让其他各部门也需要参与其中,整体和部分是统一的,是完全不可分割的,因此,只有各部门相互协同,管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在众多部门参与过程中,为了避免职责不清楚这一问题,在构建管理制度时应该明确管理职责,明确管理部门的主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4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程是不可能完整顺利地进行下去的,因此,必须要加大工程资金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坚决不容忍那些胡乱申报工程项目的行为。对相关施工单位和企业严格把关。对小型工程设施和建筑物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群众投资投劳解决。对主要建筑物的大型维修,从拍卖、租赁、承包收入中拿出部分或者全部资金用于维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预留一定比例的管理维护资金,建立专项基金,由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使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广泛地扩大资金来源,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多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地吸收到各种社会资金,为当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5相关政策管理措施建议

坚持政府扶持与农民自主兴办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积极稳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节约用水,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逐步建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搞活经营方式,落实管护责任,保障安全运行,提升管理水平,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

6、其他具体策略

要主动地调动当地农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让他们为当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给他们一定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机器进行维修,但不能把这当做根本的方法,因此,同时还应该引进地方企业的资源来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及时维护机器的正常运行。另外,也可以考虑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新机制,进而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投入水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抓住国家当前的政策机遇,在农村的饮水安全、重点小河治理、病险水库加固除险、生态建设、灌区续建和节水改革等重点项目上争取工程资金。

7、加强管理模式

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应积极推行群众性组织进行管理,逐步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农民用水协会可依行政区域或供水范围组建。区域内村民应积极加入农民用水协会,成为农民用水协会会员。其职责主要是负责辖区内水工程管理,协调用水等事务;组织用水户建设、改造、维护其管理的渠道和灌溉设施;与灌区管理单位签订供水合同,按时缴纳水费。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并且十分重要的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户是否能够顺利的有效使用水源,增强农民收入,确保粮食生产的关键一环。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不能敷衍随意了事,在资金方面,要广泛地拓宽投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小水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服务,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灌区“三农”问题解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明光,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7

[2]哈元辰,探析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农业,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