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分析

黄宁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武侯区分公司610000

摘要: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实际上就是交通的供需矛盾问题,这种矛盾也会导致交通堵塞或者是拥挤,在平面交叉口的表现更为突出。为此,要想解决当前存在的平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还要科学设计道路交叉口,避免或者是减少出现交通冲突,促进交叉口交通安全性以及通行能力的提高,保证城市道路的整体运行质量。为此接下来本文先是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不足,接着重点分析了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道路交叉口;设计方法;设计要点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交通问题,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这也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系统中比较关键的节点就是交叉口,同时其与一般的路段相比运行的效率要低一些,因此交通系统运行也会受到交叉口的影响[1]。此外,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与各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等发生的交织较多,且与其他路段相比发生事故的概率要高一些,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也会导致交通拥堵甚至是瘫痪的情况,因此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

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不足

1.1并未科学设置路口标线

通常情况下,交叉口划停车道的位置极为不合理,部分与人行道的距离过远,使得车辆穿过交叉口的时间被延长;也有些驾驶员在驾驶时与人行道的距离过近,因此也会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此外,没有合理标记人行横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地面标志或者是标志不清晰,又或者是部分交叉路口存在没有详细划分的情况,这对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也会给人们的通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部分道路标志并非是按照要求设置到道路的交叉点中,又或者是路口标志路况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2]。

1.2并未合理设置交叉口的几何构造

部分道路交叉口的面积是比较多的,也会增加行人与车辆的距离,因此也就使得交叉口交通灯的周期被延长,因此通信信号也就没有被充分利用,降低了交叉口通行能力。此外,时间推移的同时行人以及车辆等待时间过长也会使得行人以及驾驶员的耐心被扼杀,使得部分行人也会横穿马路,司机也可能闯红灯。在一些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部分城市为了能吸引行人的注意于黄金地段建设购物中心也会产生一定的视觉盲点,这也会影响部分驾驶员的可见度。在转弯的过程中,假若速度较快也就不可能于短时间内快速确定过往车辆以及行人的位置,因此也会引发交通事故。此外,若速度过慢,那么也会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

1.3并未做好交叉口竖向设计

若不合理设计交叉口的竖向设计,那么也会影响驾驶员驾驶平顺的舒适度,同时也会影响交叉口路面的顺畅排水问题,甚至可能出现交叉口积水的情况,也会影响整体的通行能力[3]。与此同时,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也会直接影响后期的规划道路的纵坡顺接。就实际情况来分析,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设计原则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工作人员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2.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

2.1控制交叉口的面积

设计人员在设计道路交叉口时要明确并非是交叉口的面积越大就越好,要以保证能满足通行要求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交叉口的面积作为控制准则。若设置的交叉口面积较大,行人或者是车辆的等候线设置应尽可能靠近交叉口中心的位置。这样一来设置的等候线也就是在道路交叉口的中心极限位置,这也是从侧向道路边缘延长至预留出一部车的位置以外当作行人过马路的位置。行人过马路向外平移的量要以交叉口的入口车道数为依据,同时考虑右转车辆的交通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交叉口视线不好则不应遵循这一原则,否则只会起到反作用。

2.2科学设置渐变段

设置道路的渐变段主要是为了能满足道路车道断面布置行驶的变化,如车道宽度、车道数量等,设置逐步完成布置形式的转变过程的过渡路段。同时来说,渐变段主要是应用于城市的右转专用车道、左转专用车道、掉头车道等方面的设计中[4]。通过计算得出车道渐变段的长度,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车辆的70%的路段设计行驶3s横移一条车道长度确定;第二种是综合考虑路段设计的车速与路边变化的宽度,并按照相关的公式计算得出。比较常用的就是第二种,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的要求更符合。但是还要注意的是,为了能保证车辆的舒适性,渐变段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次干路25米、支路20米、主干路30~35米,通常取值30~35米较为合适。

2.3交叉口渠道设计要点

首先,应设置过街安全岛。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在绿灯结束之后行人很难返回,因此要设置专门的行人停留的安全岛。同时,以我国《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若人行过街横道大于15米就应设置安全岛[5]。其次,结合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交叉口的宽度。事实上,增加交叉口的宽度主要是通过增加宽度起到延长视距的作用。若道路的交叉口越宽,那么能通行的车辆数量也就越多,这与整条道路是互相匹配的。在规划城市道路时应先考虑在一些人流以及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设置宽广的转向空间,2车道应增加为4个,3个应增加为5个,如此也能彻底分离车流量,将交叉口的交通压力降低。最后,合理设置地面漆划线。在设计交叉口的渠道时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地面标识。虽然说渠化设计交叉口也已经实现了分离不同方向车辆的问题,但是仍然不可忽视方向标识的作用。比如说右转时要尽可能延长地面的转向指示,有效避免车辆遮挡指示线的情况。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地面的角度、长度以及宽度等方面的问题,尽可能为行人提供方便。

2.4协调设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首先,设置转移冲突区域。实际上,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是很多的,但是其本质都是将冲突点分离,保证在空间上以及时间上都能将冲突分离。转移冲突区实际上就是在一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干扰严重的交叉路口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的地点转移到合适的地点当中。其次,前移直行与左转非机动车道的停止线。若非机动车以及交叉口的机动车处于同一停止线时,在高峰期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也会互相受到干扰。此外,后移停止线。右转车辆经常会受到非机动车辆的影响出现二次等待的问题,为此,可以后移非机动车的停止线[6]。当非机动车于机动车的停止线在同一线上那么右转机动车道的行驶轨迹与非机动车的停止线十分接近,但是非机动车又经常出现超越停止线停车的情况,因此也会对右转机动车辆的通行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可以后移非机动车的停止线,以3~5米为宜,为机动车右转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右转车通行效率的提高,但是也要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时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法,保证道路工程交叉口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交叉口出现各类交通安全事故以及交通拥堵的情况,如此才能合理设计道路交叉口,保证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设计人员在设计道路交叉口时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与优化,提高交叉口设计的质量,设计出能满足当前城市建设需要的交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国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253-254.

[2]李臻.浅谈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设计方法及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7).

[3]顾佳佳.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6).

[4]李俊.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方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35-36.

[5]王正念.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

[6]韦晓毅.关于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几点探讨[J].科技尚品,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