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的个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的个案研究

胡玉

新疆大学

摘要:研究中将优势视角理论运用到对网瘾青少年的分析,开展了对一位沉迷网络的中学生的介入服务。在介入过程中,厘清造成青少年产生行为偏差的具体原因,从优势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合理运用案主自身存在的优势、资源以及周围的支持系统,使案主得到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优势视角个案工作

1.绪论

1.1研究意义

网络,用之得当,受益无穷,反之,则危害极大。对网瘾青少年,以往主要是学校、家庭联合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行为上的约束,很少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中将优势视角理论运用到对网瘾青少年的矫正中,选取了一位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个案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的介入使案主在这一时期得到正确的引导,避免由行为偏差可能导致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这一理念视角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以期能对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实例的补充。

1.2优势视角介入的必要性

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在某种程度上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正视生活中的不幸、困难。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1。研究中通过访谈了解案主具体的情况,针对案主自身以及案主周围的环境分析案主潜在的优势资源,并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解决案主的需求,协助案主达到自己的目标,促使案主改变。

2.个案服务过程

2.1案主基本资料

2.2.1案主自身

案主小Z,16岁,汉族,某重点中学高一就读,原来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挺好的,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学习兴趣便不高,成绩下降较快,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跟同学交流。经常撒谎,逃课,现成绩已属于班级中下。小Z目前对自己的状况也很懊恼,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改变。

2.2.2案主家庭

案主父亲为工地上的工人,母亲在一家制药公司上班,收入一般,目前主要住在出租的房里。父亲因为从小文化水平就很低,所以吃了不少的苦头,他不愿孩子长大了和自己一样,对案主抱有较高的期望,但又碍于不太会表达,所以对待案主总是采取暴力的形式。

案主母亲对待家庭事务上总是缺少主见,她也认为好孩子都是打出来的,她向工作者说“这孩子原来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自从上了高中以后不知道就怎么不行了,偶尔老师还打电话来说他会逃课去网吧,我们平时工作都比较忙,都顾不上他,原来初中还会给他零花钱,自从知道他去上网后,我们也没怎么给他零花钱,上次我和他爸发现他拿了抽屉里的五十块钱,再三追问下才知道被他拿去上网了,我们也是很头疼这些问题,原来他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能帮到他,我们愿意配合你。”

从与案主父亲和母亲的交谈中大概了解到了案主行为背后的家庭因素,同时案主父母都非常愿意配合一起来改变孩子目前的状况。

2.2问题界定与优势分析

2.2.1问题界定

(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父亲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观念,案主犯错了即要被挨打,家庭中成员的沟通较少,父母的工作时间都是固定的,加上父母对孩子在校的情况并不知情,所以很难关注到案主除学习成绩之外的事情,案主撒谎,沉迷网络,上课睡觉等情况,而案主并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导致心理受挫,成绩下滑严重。

(2)出现多种行为偏差

案主出现多种行为偏差,且这些行为对案主的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都非常不利。例如,案主不愿意与他人多交流,对不感兴趣的东西,总采取漠视的态度,时常撒谎、逃课、沉迷网络等等。

(3)成绩下降较快

案主以高分录取到学校,但现在成绩排名越来越靠后。

(4)人际关系较差

案主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大多数同学都怕受其影响,加上案主并不喜欢主动与他人交流,导致人际关系不好。

2.2.2需求预估

案主自身:案主认识到了自身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改变网络成瘾的状况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

案主父母:希望孩子改变目前的状态,愿意极力地配合工作者,也愿意通过改变自己来促进案主改变。

2.2.3优势分析

通过访谈及结访谈情况的分析,在发现案主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案主拥有的资源与优势。

案主自身方面:其实很聪明,喜欢历史,并且历史成绩一直都不错,自己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且有强烈的想改变的意愿。

家庭方面:案主的父母其实很在意孩子的成长,之所以在意孩子的成绩,是因为不想让孩子受苦,也知道了由于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的行为偏差问题,在了解到工作者可以帮助孩子时,他们表示非常愿意配合。在实施过程中,若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将对后续的工作进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老师、同学方面:都觉得案主本质并不坏,都愿意帮助他。同学表示,如果案主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的话,都还愿意跟他来往。

3.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3.1服务目标

第一,帮助案主改变迷恋网络的状况,根据分析可知,案主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种种行为,跟迷恋网络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帮助案主调整心态。让案主明白高中的学习可能跟以往的学习还是不太一样,及早适应,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且让案主知道学习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作为学习能力的评判唯一标准。

第三,帮助案主提高学习成绩,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以对案主以前的学习能力来看,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应该是有可能的。

第四,修正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家庭沟通。

3.2服务方案设计

根据服务目标,服务过程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建立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基础。中期是:第一,帮助案主减少上网时间。第二,帮助案主调整心态。第三,提高学习成绩。第四,修正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家庭沟通。后期主要是结案与评估。

3.3介入

3.4评估

3.4.1原则贯彻情况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无论是在访谈还是实施的阶段,都遵循了与案主合作的原则,并且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分析,采取相应的行动。在安排活动时,也多次与案主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能够发挥案主自身的优势以及周围的优势,通过案主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改变自身的行为偏差问题。

3.4.2目标达成情况

第一,案主改掉迷恋网络的陋习,并且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看自己的感兴趣的历史课外书,而且还可以跟同学交流感受。

第二,案主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中上等,学习成绩主要是通过课堂表现以及近期的月考来看的。

第三,心态有所转变,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认识到学习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作为学习能力评判的唯一标准,并表示以后会逐渐的把漏下的知识补起来。

第四,通过以上三个目标的实现帮助案主矫正了说谎、逃课、上课睡觉、吵闹等行为。

3.4.3案主和家庭的评估

通过后续的跟进访谈了解,目前案主已经改掉了上网的陋习,偶尔上网也会规定自己时间限制,最近的一次月考成绩虽不很高,但能进入班级中上。案主自己表示,下一次月考争取考班级前十名。案主的父母也表示,现在他们会问小Z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再仅仅只关注案主的成绩,遇到问题会与案主好好地沟通交流,不再采取以往的暴力方式解决,案主也乐意跟他们分享学校里的事情。

4.总结

通过对网瘾青少年个案的分析和介入服务,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优势视角下的个案工作适用于介入对网瘾青少年的研究和实务中。作为优势视角不再把关注点放在案主的“问题”上,而是淡化问题,通过对环境的优势评估,从环境中获取相应的资源,激发案主自我改变的愿望,并合理运用尊重、同感、真诚、倾听等个案工作技巧,不难发现案主的良好转变。因此,优势视角相比传统的问题视角和学校教育模式在青少年领域更具有可行性。

第二,优势视角下个案工作在介入网瘾青少年时可操作性强。通过亲自尝试,从可操作性方面来看,优势社会工作的方法较少受到来自服务对象的排斥,更加容易实施,而且服务对象也更乐于接受,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48

[2]Dennis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

作者简介:胡玉,女,新疆大学17级社会工作专业全日制硕士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