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刘晓丽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血糖、生活能力(ADL)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精神分裂症;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71-02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型精神障碍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来维持病情稳定,但此类药物长期服用使导致患者血糖代谢、血脂代谢出现紊乱,加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情感、心理、行为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致使机体的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1]。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将不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且血糖控制也相当困难。本组研究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5岁,平均(43.6±6.7)岁;精神分裂症病程4~8年,平均(6.1±1.9)年。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我国业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及WHO发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具有良好的肢体活动能力;③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排除:①合并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疾病、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②精神分裂症病情不稳定者。将入组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①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这两种疾病同患对病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操作过程中,对患者应保持亲切、友好的服务态度,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求,满足其心理需要。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要及时给予疏导,减少不良情绪对血糖的影响。②药物干预。向患者讲解降糖药物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常见的药物种类、使用方法等。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数缺乏一定的自知力,药物使用依从性较差,因而用药时护理人员须在确保药物下肚后离开,以防止患者藏药。同时,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③膳食干预。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情况、目前的血糖控制情况、体力消耗情况等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并根据上述情况变化定期修正计划,达到合理膳食。④运动干预。让患者认识到科学运动有利于血糖控制。参照患者的年龄、精神病情、体力、个人喜好选择1到2项运动长期坚持。运动时有专人看护,防止患者受惊吓、受凉,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并避免空腹运动。

1.3评估指标

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变化。该量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面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均较护理前有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ADL评分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变化比较(x-±s,分)

3.讨论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受损,因而其对糖尿病缺少自我管理能力,在膳食控制、合理运动、药物使用方面往往不尽人意,加之精神症状的存在,容易加重病情,致使出现多种并发症[2],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从多方面包括心理干预、膳食干预、运动干预以及药物干预等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表明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云秀.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63-2964.

[2]蒋菊芳,夏娟静,丁兰芳.以自我效能干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4):413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