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3

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刘兴华

ReZAflectionsonEstablishingLong-termMechanismofCollegeStudents'IntegrityEducation

刘兴华LIUXing-hua曰周顺ZHOUShun曰许颖XUYing(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109)(MarineScienceandEngineeringCollege,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266109,China)

摘要院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和谐社会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成长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采用坚持“三个贴近”、找准“一个切入点”、建立“一个载体”、抓好“三个重要时机”和注意“三个结合”等措施,建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Integrityeducationisanimportantpart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romthe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campuscultureconstructionandthegrowthofcollegestudents,thispaperdiscussestheimportanceofstrengtheningtheintegrity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andproposesthemeasurestoestablishthelong-termmechanismofintegrityeducationandenhancetheeducationeffectiveness,including,adheringtothe"threeclose",finding"anentrypoint",establishing"acarrier",grasping"threeimportantopportunities"andpayingattentionto"threecombination".

关键词院大学生;诚信教育;切入点;时机;载体Keywords:collegestudents;integrityeducation;entrypoint;opportunity;carrier中图分类号院G64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1-0263-030

引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正确认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1.1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关系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1,2]。在校的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他们的诚信道德水准对整个社会有着引领示范之作用,在一定意义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因此,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1.2对大学开展诚信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明确把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作为传播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战略制高点,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促进包括诚信在内的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所熟知、认同,可以为激励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者和自觉践行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就不可能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1.3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诚信是做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具备良好诚信品质的人能得到信赖和尊重,是获得他人和组织信任并委以重任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即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更需要道德情操的积淀。大学生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某些思潮和观点的迷惑,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思想发生偏差,造成自身的诚信缺失。假如没有诚信意识,在业务学习中靠欺骗手段蒙混过关,不能以认真扎实的作风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刻苦学习,就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的高素质人才[3]。进入社会后,大学生将不能胜任工作,更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也无法获得发展的机会。大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校只有不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以诚信为重,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才能成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2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袁着力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2.1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全面的、系统性的教育,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将诚信内化为品质,外化为实践行为,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和途径,实现从灌输、理论、教条到感化、体验、生活的转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点是实现知行统一,实施诚信教育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思想成长过程分阶段、分类别、递进式地进行目标集中、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从政治信仰方面、学习科研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经济生活方面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类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以诚信为价值取向,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勇担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践行政治信用;通过组织学术科技类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养成良好的学术诚信品格,创新学术科研,追求真知;将诚信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教育大学生在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网络交往等方面讲诚信,引导大学生以诚实守信的人格素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做到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办事公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在诚信教育中,要积极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品德和行为。

2.2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找准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结合点”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完善其社会人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情感教育、职业习惯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的定位,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努力构建适应职业发展的知识结构,并将知识结构通过实践转化成能力结构。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准则,通过诚信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在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促使学生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诚信教育的主题内容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对世界观、人生观正经历着自我觉醒、自我确定过程中大学生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使大学生接受情操的陶冶、文化的沐浴、道德的洗礼和文化的升华,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成才的摇篮,它对大学生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影响[4,5]。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需要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诚信教育环境,使诚信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文化活动中,形成诚实守信的优良校风,使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重视培育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恪守教学道德和学术道德,“严谨治学,诚信为人”,把诚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通过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机构、制定学术道德行为规范,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对“欺骗”、“伪造”和“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零容忍”。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活动,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营造奋发向上、健康成才的良好学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诚信主题文化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的内在自觉需求。此外,校园物质文化也要体现诚信教育原则,比如在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设置诚信教育专栏。

2.4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用好“三个重要时机”大学生诚信教育抓住入学、发展学生党员和毕业离校重要时机。淤在大学生刚进入校门就应该及时地引导树立科学的诚信认知。从中学到大学是学生人生历程的一次重要转折,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期望目标以及身心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种种困惑和迷茫随之而来,产生一系列心理不适应现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依赖性。高校要及时对处于依赖性和盲目性期的大一新生进行诚信教育,通过“大学生与诚信”专题讲座、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宣言、诚信签名等特色教育活动,深化学生对诚信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打好诚信的思想基础。于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进行诚信教育。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是关键,通过读书讲座、主题报告、诚信标兵评选,诚信评议等载体,激发学生党员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追求,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发挥榜样教育作用。盂应抓住毕业生离校阶段的重要时机,大学生毕业,是正式成为社会人才的开始,毕业生离校阶段是到校对学生发挥影响力的最后一个关键节点,应抓住这一重要节点通过开展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重点的毕业生诚信教育,举办“诚信就业系列讲座”、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做诚信事迹报告、提倡诚信简历、毕业典礼“诚信宣誓”等活动,引导毕业生不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诚信毕业,如实填写个人简历、诚信做人,不随意违约,不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诚信还贷。引导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秉承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作诚信、文明、守法的公民。

3正确处理好野三个结合冶的关系袁提高诚信教育效果3.1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把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6]。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诚信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从哲学上为诚信原则提供理论依据,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至上的价值观和诚实守信的信用观,自觉做诚实守信的人,做有社会价值的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帮助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结合党的思想路线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事求是既是思想路线,也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原则。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最起码的条件,从而牢记诚信原则,努力成为履约践诺、恪守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法律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事实案例教育学生树立诚信道德观、法制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和事业成败的关键,大学生要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投机取巧为耻,信誉至上、人格至上的信念。更加具体地了解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需要信用和法律共同维系,在讲信用的同时必须讲法治,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可以构成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觉悟;形势与政策课程强化诚信教育的内容,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诚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诚信体系建设所涵盖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状况,同时结合社会上与诚信相关的一些重大案例,促使大学生提高诚信对国家、单位和个人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3.2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要将诚信的理论说服教育和现实具体案例分析教育相结合,充分借助舆论的力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各种典型事迹,营造“诚信光荣”的氛围,使诚信者受到广泛的肯定,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在大力宣传鼓励正面榜样的同时,也要不诚信的人和事公开化,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判,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典型警示人。让大学生把他人的教训作为自己避免不诚信的的戒律。通过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自觉遵守诚信规则。

3.3诚信教育与具体学生事务相结合为保障诚信教育的实效性,要将诚信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与具体的学生事务相结合,建立相应的相应的约束和奖惩机制。通过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道德品行、经济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择业就业等各方面的诚信状况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将学生诚信状况与各种评优、奖助学金申请、推优入党等具体事务相结合,对讲诚信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讲诚信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奖惩机制实现诚信教育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将诚信守信转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内在品质。

参考文献院[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2]易红梅,陈玉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2:108-109.[3]朱平莉.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和建议[J].学理论,2012,02:171-172.[4]杨勇,冯霞.高校大学生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2:118-120.[5]刘兴华,王方艳,王仁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文化建设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06):6-9.[6]邹树梁,黄建美.谈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2,05:29-31.基金项目院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学生诚信教育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10WH79)。

作者简介院刘兴华(1980-),男,山东利津人,青岛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周顺(1970-),男,山东即墨人,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