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村“两委”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以达州市HJ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3

老区村“两委”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以达州市HJ镇为例

唐敏

唐敏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从福利性扶贫到开发性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村“两委”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彰显。本课题认识到村“两委”在扶贫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在自然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这是革命老区先进村与落后村的差异的主要来源。以革命老区达州市HJ镇扶贫为例调研,分析HJ镇致贫的主要因素,找出经济落后村村“两委”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此提出贫困治理建议。

关键字:老区;村“两委”;贫困治理

一、村“两委”的贫困治理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一)国内村“两委”的贫困治理研究综述

在扶贫实施中,村“两委”是重要的纽带,他们不仅了解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扶贫政策,同时还熟知本村贫困信息,他们在扶贫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扶贫工作自上而下,这导致了专家学者关注顶层设计、关注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而极少关注村级组织、村“两委”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现有文献资料指出了村“两委”在扶贫政策贯彻落实的责任及权限,但对村“两委”在扶贫中的宣传、落实、监督、服务、创新、巩固成果等作用认识不足。专家学者主要从责任分配、基层党建、扶贫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介绍村“两委”在扶贫中的作用:

责任分配。2001年,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2001—2010)》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已从贫困县缩小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目前,村级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主要是由政府扶贫部门来完成,而在基层则主要由乡政府和村委会两级机构实施。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市直部门、乡镇领导三级挂钩帮扶、村级则以村党支部为主体,建设产业扶贫服务中心,县市领导每月规定天数用于扶贫,日常具体工作由村党支部负责(2004,何青松)。被国务院扶贫办所采纳并推广的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系统,由村委会组织村民参与本村扶贫规划,(李小云;唐丽霞,2007)。并有学者结合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的专项村级调查数据分析,肯定了西部地区和贫困县采用村级瞄准扶贫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汪三贵,2007)。

基层党建。村领导班子是脱贫致富的关键,要有责任心、事业心、民心(黄会康,1998)。在选取村级扶贫开发规划试点村时,不仅考虑了试点村的规模、经济发展潜力,也把村班子是否正派、领导能力强作为重要条件(辽宁扶贫办,200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从增强执政能力、优化班子结构、创新工作内容、廉政建设四个方面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王荣菊,2005)。

资金管理。在贫困资金使用方面,贫困村村民大多是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文化水平相对而言普遍较低,负责互助资金财务管理的理事长大多是村上的书记或者村长担任,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如村干部基于业绩、连任期望、“村民忠诚度”的考虑,主动筛选“听话”而非真贫农户作为扶贫基金使用对象(陈前恒,2011);大部分贫困村将扶贫资金转为村级收入,被挤占挪为它用,真正用在扶贫上面的钱微乎其微(宋德泉,王华永,2001);农民赋权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能真正落实(陆汉文,钟玲,2008);易产生贫困群体发言权缺失和信贷资源它用的危险(刘西川;陈立辉2013)。

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村“两委”的被动扶贫、消极扶贫,革命老区要顺利实现全面小康,就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重要作用,做到主动扶贫、积极扶贫、创新扶贫,做好扶贫“最后一公里”工作。

(二)“贫”的界定及相关概念

贫,从字形可以得知“分贝”,本义为分财,指钱财被分散出去,后转义为钱财减少、缺乏、不足、穷。最早研究贫困问题的是英国学者布斯(Charles·Booth)与朗特里(Benjamin·Seebohm·Rowntree)。朗特里指出:“假如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全家人最基本的生存活动需求,那么这个家庭就陷入了贫困。”对此定义,学者们给出了更多的异议,收入不足只是贫困问题最直接的、最显而易见的表现方式,但它远远不止收入这一项评判标准。《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如果缺少或没有达到家庭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那么这个家庭就陷入了贫困,并且是长期贫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了能力贫困的观点,认为贫困的本质是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是收入的低下。对于贫困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找出贫困症结,对症下药,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1999年阿马蒂亚·森出版了《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在书中,他认为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的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的缺失。可行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可行能力是一种自由,是实现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

二、HJ镇贫困治理的困境分析

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2736元的经济标准计算,HJ镇绝对贫困人口共有3860人,占总人口的15.44%,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7.2%、四川7.7%,成了名副其实的“硬骨头”。村“两委”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工作作风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扶贫成效。

(一)根基不牢是扶贫困境的起点

山区农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使得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模式固化、技术难以更新,缺乏资本积累和储备的能力,在天灾人祸降临之际,多数人常常陷入贫困,难以翻身。目前各村基本上无集体产业和项目,无集体经济来源,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成为了“空壳村”。村级债务主要由一下几个方面构成:税费垫付;公益事项举债;村级投资负债;村级竞赛欠债;公务超标、监管失控生债。

(二)环境恶劣加重扶贫治理难度

该镇斜山及丘陵、沟谷地带,肥力不足,土质疏松,岩石破碎,易发生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它地处省市县的边缘区域,接受大中小经济、政治中心“正能量”的机会较少,从而表现出经济的欠发达性和经济区域的被边缘化。此种状况,扶贫效果极为不显著。一是,居民分散导致交通、水电、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大,使用率不高,受益面小。二是土地改造、机械化农作、土地流转等项目组织难度大、费力耗时不好。三是土地分散经营,不利于扶贫产业的整体布局和统一发展,抵御市场风险水平低。

(三)政策挤压是扶贫治理的痛点

扶贫惠民政策好,真穷收益少。现行贫困标准依赖于收入标准,忽略支出与脱贫能力,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贫困户生活的实际境况,忽略家庭达到温饱之际仍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的事实,面临天灾人祸大项支出又重新返贫。其次,开发式扶贫不是保护性扶贫,是有前提条件的开发,在付诸实际中,获得扶贫资源的是相对富裕的家庭和个人。此外,社会保障水平低,难以走出“贫困陷阱”。农村投入明显增加,但分摊到个体却不足抵御各种风险和大项支出,同时越过贫困陷阱的经济门槛越来越高,所得的有限收入常常被看病、上学所消化。扶贫资源层层消耗,贫困户获得机会和资源减少,社会保障资源大量流失。

(四)主体发力是扶贫治理的关键

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残疾213人。他们综合素质低、技能缺、社会资本少、市场信息少,能力不足,形成了老农民、老品种与老技术的循环,脱贫难度大。村民常常安于现状,缺少求富观念和机会,以及改变现状的勇气与执着。部分干部和群众脱贫的主动性不高、依赖性增强,产生了“等、要、靠”依赖思想。面对扶贫开发政策,他们又紧守生存经济意识,不敢承担任何风险,比如将闲置土地出租与流转,抵押投资风险等。

三、老区村“两委”在扶贫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最后一公里。加快老区扶贫攻坚是村“两委”的重要责任与历史使命。

(一)扶贫政策的宣传者与落实者。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提出:“宣传好扶贫也是一种扶贫”。村“两委”是扶贫政策最重要的宣传者。村级干部如果不加大宣传的力度,群众对扶贫政策知晓度、关注度不高,易导致群众的参与度低,甚至对政策的执行会有抵触情绪,使得项目的实施遇到阻碍。发挥宣传工作的导向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解释说明功能、渗透观念、知识功能,为实现脱贫任务鸣锣开道,鼓舞和激励群众在脱贫致富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扶贫项目的服务者和监督者

革命老区的村“两委”更要在扶贫工作中做好时代的标兵,将老区旧貌换新颜完成同步小康目标。政策方面为民提供咨询服务,使其全面了解政策信息和申请条件,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扶贫模式;程序方面为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通过电话预约方式上门服务、代办跑手续事项,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开销;资金方面提供协调服务,利用村级社会资本争取帮扶单位和个人的主动作为和迅速作为,使贫困者早日看到希望的曙光。

(三)扶贫成果的巩固者和拓展者

扶贫攻坚任务终有结束的一天,帮扶干部都有撤离的一日,带领村民致富的重担最后都会落在村“两委”的肩上。在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面前,村“两委”要巩固已有的扶贫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致富机制,增强村级“造血”功能,稳定农民收入,为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奋斗。在看到扶贫成效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脱贫不是终极目标,躺着“成果”上睡大觉,会坐吃山空,要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和目标。趁村民获得脱贫成就感时,提高目标,提高贫困的标准,让村民感受危机意识,继续战斗。

四、强化村“两委”作用发挥,促进老区脱贫致富的对策

(一)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借助宣汉县“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年”的春风,争取在年底实现全镇村“两委”活动场所刚性达标。针对涣散、影响力、号召力不强的村组织,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针对后继无人、人才断层的促进其推荐、培养储备干部;针对村“两委”干部内部不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的,加强思想教育与调解增强团结;针对干部行为形象欠妥、官民关系紧张的组织,规范其行为,提升其形象,做出实效缓解干群关系;针对不称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党组织,通过“撤、换、派、”的方式配置优秀带头人,提升组织战斗力。

(二)发展集体经济,兜里有钱心不慌

从富裕村的经验来看,主要可以通过盘活资源、发展实体经济、土地增值、有偿服务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盘活闲置、废弃或低效的各类集体存量资产,采取外租、自主经营等途径使闲散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为村民代购原料种子、技术指导、电子销售、农机租赁等有偿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填补村级财政空缺,还可以解决村民就近就业,稳定村级秩序。

(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个体可行能力

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和不到位与中国困难群体的产生有直接的联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减少贫困群体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消费,有助于人力资本积累;公共服务的投入替代物质扶贫,降低了贫困者对物质资源投入的依赖性,也同时提高了个人可行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基本社会保障的投入,减少贫困者小病忍、大病病的痛苦,敢于防治,同时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投资和发展;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变了乡村风貌,改善了生存生产条件,也改善了招商引资、发展乡村经济的环境,这对贫困者脱贫不再返贫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制度比自律更可靠,重在执行

“好制度,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差制度,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科学规范的村级制度体系,能规范干部行为,激发工作热情,杜绝“四风”,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确保村庄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长治久安。健全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提高村情事务的透明度,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提升主人翁意识;健全责任制度,使干部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健全考核激励制度,包括考核、激励、提拔制度,将目标考核与经济、荣誉挂钩,积极推进村干部职业化。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晒.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2.

[2]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的反贫困治理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4]汪三贵.反贫困与政府干预[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

[5]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J].管理世界.2007(01)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