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分析

陈媛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杨家砭小学716100

摘要:数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学科,在教学中可以将枯燥、单一、乏味的数字变为生动、活泼、有趣的符号,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熟知、亲近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直观教学提高兴趣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一、要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容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十几减9”这一课时,通过展示一幅图画《小白兔吃萝卜》来完成教学的。小白兔有十六个萝卜,吃了九个,还剩几个?学生可以直观看到篮子里还剩7个,很快说出16-9=7。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直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画图形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很快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另外一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尤其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形体。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我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火柴盒、手电筒、药盒、水杯、肥皂盒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又如,在学习图形的拼组时,我拿两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图形,让学生观察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一口声说出两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实践证明,利用直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于数学学习。例如,我在教学“10的认识”时,让学生数自己的手指,数教室里的花盆以及第一小组的人数引导学生认识10。给学生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在教学10的分解时,我让学生说出第一小组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学生通过观察说∶“男生5人,女生5人”,另外一位学生说:“10可以分成5和5”,男生5人女生5人合起来10人,学生说:“5和5组成10”。一边举实例,一边学习,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掌握10的分解组成,我还特意学习了一首儿歌来总结本节课内容。“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又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定长概念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些圆会画的这样好?在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圆,怎么画圆。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四、构建和谐氛围

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有一道判断题250×60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根据因数末尾有零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零,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个零才对,因为除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还有25×6结果还有一个零,也能一眼看出来。两种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如果老师搞一刀切,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那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只能依赖老师或其他人,久而久之,就会严重阻碍思维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老师还要能虚心地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其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

五、善用学生错误

课堂教学中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也不足为奇,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超越自我。

总之,数学即生活,采用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