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30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我院230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分析

刘洋1徐炜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药剂科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科教科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54

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和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用药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我院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下半年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230份病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等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逐份进行点评。结果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8.7%;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率93.9%;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93.5%;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h占91.3%。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用药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整改措施

卫生部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为规范我院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保证用药安全,降低药品费用[3]。对我院I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进行汇总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下半年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出院病历230份进行专项点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点评。

二、分析与点评

我院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不合理、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给药时间过长方面。

1.预防用药选择不合理:在检查的230份病历中,有14份预防用药选药不合理,占6.1%。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指征时使用。最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预防用药首选一代头孢、二代头孢。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所查病历选用三代头孢(头孢甲肟等),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针,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针作为预防用药都是不合理的。

2.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不合理:在检查的230份病历中,有15份给药时机不合理,占6.5%。表现为:术前用药时间不合理(小于0.5小时给药),术前不用术后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3.术后预防给药时间过长:这类病历有20份,占8.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而我院Ⅰ类切口非心脏手术病历,术后预防给药时间有的介于24小时到48小时之间,有的介于48小时与72小时之间,这都是不合理预防用药现象,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4.无指征预防用药:根据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此7项手术我院开展较少,且药剂科严格控制此7项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未发现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历。

三、讨论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各专业医生,我院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持续改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需采取以下措施:

1.医生要加强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掌握抗菌药物的性质、性能、适应证、用法用量、及围手术期使用等。

2.临床药师应熟悉不同Ⅰ类切口手术常见的致病菌及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并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使用过程干预和监测,对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积极反馈。

3.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对科室实行综合目标考核,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3]梁宇红杨志杰.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19)

作者简介:刘洋,女,1986年2月生,山东人。2012年7月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药师,现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通信作者: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