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检测试验和强度评定注意事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混凝土检测试验和强度评定注意事项分析

魏东

魏东(大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大连116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程度是建筑工程的重点,是建筑主体结构安全的关键所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标准是衡量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的决定因素。所以,混凝土检测以及强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们若想使我们的工程达到优质结构的标准,就必须去认真分析混凝土检测试验和强度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检测试验;强度评定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97-01

1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1.1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从混凝土的强度来说,近年来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以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R10MPa~R20MPa发展为R80MPa以上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屡见不鲜。此外,由于施工的要求,近年来,不仅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在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耐久性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于以上诸多方面,不仅仅停留在研究上,而且在实际混凝土的设计中也已经加以考虑。

1.2大量外加剂和混合材的掺用。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人们对混合材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人们将混合材看成是混凝土性能的调节剂,混合材已经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分,而且对于混合材的掺用更加趋于科学化。

2混凝土的检测试验

2.1混凝土检测试验常用标准。(1)GB/T18684-2001建筑用砂;(2)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3)GB/T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4)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能试验方法;(5)GB/T8076-1999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6)GB/T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7)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8)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9)GB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2复检项目、取样频次、取样数量(见表1)。

2.3试件制作、养护。(1)试验室拌制混凝土。①称量精度:水泥、水、外加剂均为±0.5%,骨料为±1%。②机械搅拌,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且最少搅拌量宜大于15L(Dmax≤31.5mm)和25L(Dmax≤37.5mm),人工搅合也不宜小于上述体积要求。(2)施工现场。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样,且在浇筑地点取样。(3)试模选择及成型。Dmax≤31.5mm时,宜选用边长不小于100mm的试模。Dmax≤37.5mm时,宜选用边长不小于150mm的试模。Dmax≤63.0mm时,宜选用边长等于200mm的试模。确定混凝土设计特征值、强度等级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时,成型方法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来选择,坍落度不大于70mm,宜用振动台振实;坍落度大于70mm,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构件质量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与实际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棱柱体试件宜采用卧式成型。振动台成型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且高出试模口,振动时防止试模在台上自由跳动。人工捣实时,分两层入模,捣棒直径为16mm,插捣次数不少于12次100cm2,振捣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4)养护。标准养护:20℃±3℃,温度大于90%或水中,避免试件直接用水淋刷,水的pH≥7。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时间可以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仍保持同条件养护。当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作为拆模、吊装依据时,养护时间在现场确定。

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3.1统计方法评定。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所规定的对混凝土强度的验评与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由于缺少历史数据来计算标准差“S”,因此也就无法采用方差已知的“第一统计方法”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混凝土强度变化太大,其标准值也必然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凝土批不合格。要改变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中投料准确性的管理。

3.2非统计方法。当混凝土试块数量小于10组时采用该方法,该方法多用于混凝土批量不大的基础中。采用该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试块平均值必须达到设计值的1.1倍才行。

参考文献:

[1]傅沛兴,张全贵,黄艳平.自密实混凝土检测方法探讨[J].混凝土,2006(9).

[2]刘振江,王琳贤.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2(12).

[3]孙刚,解咏平,鲁飞轮.浅谈结构混凝土的检测与加固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