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肖华

肖华河北省丰宁县第三小学068350

摘要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由于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必然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学改革就迫在眉睫,它是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新体育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经过教育教学实现其目标。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激发运动兴趣自主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既: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遵循的是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地位,学生的智能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根本

体育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第一要注重引导。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欢迎学生从参评一个新动作起就七嘴八舌,广发议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第二要注重指导。指导不仅是帮助学生解答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当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因为在新的形势下,体育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科学,还要研究学习科学,并想方设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旦学生掌握了体育学法就可以更主动、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这样也就促进了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学法指导中,要求制定出明确的体育学法目标,注意掌握好因材施教的体育教学原则,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并注意与学情研究结合,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一致。通过多种途径、形式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学法,并把被动学习变成为主动学习。

二、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手段

学校体育不应仅仅传授单一的体育技能,而要把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做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加以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使这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构建开放式的教学。说到体育课上的“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口哨,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我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其主体地位,这是培养学生自锻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沉下去,学生动起来”的新教学观念已被广大教师肯定与实践的今天,体育教师应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放”,要选择好“放”的形式与方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在课程一些环节上放手让学生“带”,如在每节课的准备部分,可以让学生轮流担当体育班长的角色,他们会学着教师平时带准备活动的样子,带队列、带慢跑、带准备活动等。课堂中每到让学生带时,他们往往都会跃跃欲试,争着想当这一角色。通过放手让学生们带,激发了学生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在放手让学生“带”的同时,体育教师还要让学生放手“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如田径类项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去创造带有趣味性、竞争性的跑步游戏、投掷游戏、跳跃游戏等。通过学生创造,“搬运接力跑”、“单脚跳接力”、“看谁投得准”等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产生了。通过“创”,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得到提高,自锻能力也随之增强了。

第三、营造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保障

在一次篮球测试中,我公布了测试规则:运球绕三圆上篮(每个圆5分,球进得30分,20秒之内完成得25分,25秒之内完成得20分,30秒之内完成得15分)。我刚宣布完测试规则,有一个同学就说;“老师可不可以绕一个圆就上篮?”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当场面对全班学生肯定这以想法并支持。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运球上篮,增加投篮的准确性,两次上篮都投中,可以得到60分,然后利用后面的机会来争取高分。事后我想: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想法,为什么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哄笑呢?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早已形成一种定势的心理,老师规定的内容怎么可以随便的改动呢?这种心理已在我们的学生心里根深蒂固了。有了这样的心理,就不难想象,当某位学生提出自己带有建设性的想法时,怎么能不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在一个失去民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里面,学生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了。越学,他们的自信心越低,哪还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发明和创造了。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比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所营造的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没有尊卑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意见哪怕是错误或离奇、无理,甚至“钻牛角尖”,都是他们渴求知识的表现。教师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让学生自由发挥、探究。这样,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增强,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全面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