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对西医临床诊断入门的指导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医诊断学对西医临床诊断入门的指导作用

聂云天1王慧荣2孙权3

聂云天1王慧荣2孙权3(通讯作者)

(1齐齐哈尔医学院2012级临床专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6)

(2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6)

(3齐齐哈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之间的联系和影像影响。方法认真研读以及揣摩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等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结果中医诊断学能在实践中提供给西医诊断学很多补充及帮助。结论中医诊断学在很多方面对西医诊断提供了很多鉴别方法。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舌诊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认识和进步,临床诊断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速度和准确度。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初涉临床实践的医学生来说,临床诊断的技术十分重要,此篇文章将详细阐述中医诊断学对西医临床诊断的入门指导作用。

祖国医学研究历史极为悠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医学贯穿着中国历史,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社会荣辱兴衰,中医学依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中医学的运用不仅能起到对疾病预防控制治疗作用而且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可以说中医学不单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一门上升到人伦自然水平高度的学问。

“中医诊断学”就是祖国医学里面很重要的的一个分支,在诊断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诊断病症的理论与方法独特,理论知识积淀很深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是历代名医名家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不仅在诊断方法上奠定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而且认为诊断疾病要内外全面考虑,可以说是现代中医的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的开创。对中国中医诊断诊断理论具有奠基作用的著作不胜枚举,例如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西晋王叔的《脉经》直到清朝吴谦的《医宗金鉴》等等,可以说现代中医诊断学理论基础相当完备。经过无数代人的总结实践与剥丝抽茧的创作,逐渐形成较为精简的《中医诊断学》,这一系列书籍无论是医学生还是临床医生都是必读读物和必修课程。现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中日常所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等,这些都是理论基础知识,而《诊断学》是需要对病症做出正确诊断的实践理论指导,在切身进行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平时之所学结合症状特点进行大胆诊断,这里的“大胆诊断”不是大胆猜测更不是大胆幻想而是有根有据进行诊断。顾名思义“诊”是一个过程例如:望诊,问诊,听诊,叩诊等等,“断”是通过“诊”一系列过程最后下决断。诊断正确了就可以对症下药与对症治疗了。对于初级医生来说,早期进行临床诊疗难免感觉到困难,对病症诊断的准确度还是不够高,对临床诊断知识与经验掌握的还是不够多,如早期临床实践中,对《中医诊断学》进行研读与剖析并把它的诊断理论与西医的《临床诊断学》相结合,会使我们在初期临床诊断中更加快速而又准确。以下将具体论述望诊等单方面的《中医诊断学》对西医临床诊断入门的指导作用。

《中医诊断学》望诊辅助之面色的五色

中医诊断学的五色主病理论

白色:

西医通常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面部肤色还有精神状况,例如,患者脸色苍白或者嘴唇发绀,患者可能就得了某些疾病,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辅助诊断。在中西医临床中,面色苍白和嘴唇发绀都是明显的病状,两者皆有明确的见解,常见于心脏病、低血压、低血糖或者是某些急慢性炎症等等。但是患者就是面色苍白并没有出现其他病理性症状与其他不适感觉,那么按照中医诊断理论来讲此面色苍白不是急症之病象,《中医诊断学》论述白色内应于肺,为手太阴肺经之本色,主虚证,寒症,脱血缺精少气。白色为气血不荣之象,凡阳虚,气血无力不畅,不能上荣于面;或者失血耗气,或暴吐暴下、血脉不充;或是外寒侵袭、经脉收引等等,皆可致面色发白。[1]所以说当慢性疾病难以诊断时可用中医诊断理论补充说明病症的病理原因。

黄色:

在西医诊断体系中面色发黄,天生肤色发黄区别于急慢性黄疸、贫血等。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黄色内应于脾,为足太阴脾经之本色。主脾虚、湿症。多由脾气不足,脾虚失血,气血不充,或者是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停滞,或者是胆汁淤积肝胆;或者是受到病毒侵袭所致,皮肤发黄具有代表性的有淡黄,枯槁不择此为脾胃气虚之症或是长期脾胃供血不足,小儿积疳积火积虫等[2],面目肌肤一身俱黄者为黄疸之症这与西医诊断中的黄疸区别不大,在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面色之黄色便对西医的诊断标明了方向,以免耽误诊疗时间。

赤色:

在望诊方面面色之赤色也是极为重要的。在西医理论体系中,赤色即为红色是血管中血液之色,急性炎症中表现出来的大多是红肿胀痛。按照中医理论来讲,赤色内应于心,为手少阴心经之本色。[3]赤色乃是血气之象,主表于心。面对满面通红者按照西医诊断理论可能是呼吸困难,过于紧张或者是肺炎发热或者是急慢性炎症等原因造成的。但是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除了上述几种病状诊断之外还有几种可能导致满面通红那就是热证因邪火亢热,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面对满面通红的患者对面色红色来历不明时,而且用西医诊断暂时无法解释时候,可以采用中医诊断学对面色红色的理解进行辅助诊断,这种中医辅助诊断虽然不一定能确诊什么病状,但是起码对病症进行了简单阐述,达到了快速诊断的目的。

青色与黑色

在临床诊断中还有两色那就是青色和黑色。按照中医理论来讲,青色内应于肝,黑色内应于肾。为什么这两色要放在一起说呢,那就是因为肝肾乃是排毒代谢之器官,肾主生尿排毒,肝主消化排毒,肾能纳水,肝能藏血两者功能有极为相似之处。无论是中西医对青色之象都可归为虚弱之症。中医理论中的青色分为很多种例如:面色淡青,面与口唇发紫,面色青黄,对于青色可以分为急症与久症(慢性疾病),急症面与口发青发绀按照西医诊断来讲是急性病症例如中毒、高热抽搐、癫痫等,但是面色发青嘴唇发绀表现为慢性疾病时候,中医会把他们一一划归纳分为心虚、亏气亏血、胆寒、肝郁脾虚等内部之损。当我们临床实践初期的时候,要区分青色所表现的缓急,当用西医诊断学无法解释时候,可以用中医诊断学对青色的理解对病症进行合理的解释推断。当然黑色中医诊断理论把黑色归为血流不畅皮肤难现血色,黑而黯淡者多属肾阳虚,因为阳火衰败,含水不化,血失温蕴所致,面色黑而干焦者因为肾精耗损,阴虚火旺,机体失调所致其实黑色细细划分下去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在西医诊断理论对黑色的理解除了天然的肤色那就是血液败损之象例如败血症,中毒,组织感染,炭疽病等等对于黑色诊断的剖析中西医理论应该相互参照。

《中医诊断学》望诊辅助之舌诊

按照西医解剖学理论,舌是位于空腔内的一个肌性器官,整个舌体由横纹肌组成,附着在口腔底部,其分布的神经血管极为丰富,临床上习惯将舌后部、人字沟以前的成为舌根表面主要分布着轮廓乳头,舌体两侧称为舌边表面主要覆盖着叶状乳头,舌体主要覆盖着菌状乳头,舌尖主要覆盖着丝状乳头。舌体的正中有一条纵沟称为舌正中沟。是与味觉相关的感受器。

在中医诊断理论体系中舌为藏“经”之处,“经”为经络经脉为全身经络经脉汇集之处,在我们进行临床实践早期不妨学习一下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体与舌苔的变化,了解患者生理功能状态的和病理变化过程的诊断方法,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诊断特色之一。[4]舌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直观代表性强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中医舌诊理论体系较为详实,操作性实用性都很强,舌诊在诊断疾病方面有着独到之处。由于舌与脏腑气血津液关系十分密切,其变化与体内变化相互对应。所以舌象是反映人体生理变化的非常灵敏的标尺,也可以说是窥测内脏变化的“窗口”,有人也比做反映内脏变化的“镜子”。[5]中医诊断学将舌苔种类划分多种,比如说望舌体观察舌的神、色、形、态以及舌下脉络,舌苔之象可以归纳为一首诗“舌心外候本润泽,红深赤色热为轻。外红内紫为重热,滑白寒表少阳经。沉迟细紧脏寒结,干薄气液两虚空。黄黑苔润里热浅,焦干刺裂热深明。黑滑若与三阴见,水来克火百无生。”[6]在《中医诊断学》中会详细介绍舌象与疾病的关系。在我们进行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面对棘手不好诊断的慢性疾病时我们可以用中医诊断学的舌诊进行补充,舌诊对慢性疾病的甄别能力极大,西医临床诊断慢性疾病时完全可以加上舌诊进行辅助诊断,这样不仅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速度也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总结

中医诊断学理论与西医临床诊断理论相互参照结合,并不是代表着中西医结合,因为中西医结合是诊断治疗技术于一体的学问。此篇文章只是强调中医诊断学望诊方面对西医临床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急症好辨别容易诊断,但是对慢性疾病久治不愈病症方面却是不容易诊断,如果采用中西医临床诊断理论相互结合的话,对于病症会有一个更好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2][3]李晶.《中医诊断学》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3(2):12-13.

[4][5]王忆勤.《中医诊断学》[M].中国医药出版社:2004,8(1)37.

[6]吴少祯.《医宗金鉴》[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1,8(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