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广场舞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刘欢

刘欢

大埔县文化馆广东大埔514200

摘要:当下,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广场舞凭借自己的动感活力受到了很多群众的欢迎,具备广泛并且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建设城市文化、促进区域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以及作用。因此,本文阐述了广场舞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指出了制约广场舞发展的因素,以期能够促进广场舞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广场舞;城市文化建设;作用与地位;健康发展

1引言

近年来,群众物质条件逐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在这种背景之下,广场舞凭着喜闻乐见与娱乐性特点,在城乡广大地区蓬勃兴起,成为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广场舞集健身和娱乐功能于一体,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上,能够有助于繁荣城市文化生活,在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次探讨对更好的开展广场舞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2.广场舞符合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

2.1符合群众健康生活方式

广场舞简单易学,节奏感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愉悦身心,起到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作用。同时它抵制了赌博、麻将、六合彩等不良的社会习惯的扩散,为群众的业余生活注入了健康新鲜的活力。广场舞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利的聚会场所以及轻松的交流氛围,达到消弭委靡、缓解压力、陶冶心灵,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正是因为广场舞的普适性,让社区群众关系变得融洽,营造了和谐温馨的城市生活。

2.2弥补了我国社区基础体育设施匮乏的现状

广场舞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只需要一块空地和一台音响就能开展起来,具有场地不受限制、器材简易性等特征;其次,广场舞的参与方式完全体现主观的意愿和需要,时间可长可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目前,我国对体育的认识有误差,我们的体育成长是以竞技体育为重,在这种模式上我国体育场馆以“大型化,为角逐办事”为主,对于群众健身就考虑得少。广场舞的出现,符合了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需求。

2.3适应体育产业发展和加快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需要

广场舞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正在不断加速发展。广场舞从城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群众的生活,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广场舞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为了进一步推广全民健身的理念,国家体育总局还举办广场舞培训班及全民健身操舞大赛等,各省、市级政府积极提高基层业务骨干的水平,传播科学健身的理念。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阶段,要将实现体育事业发展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目标,推进体育事业新发展。

2.4积极应对老龄化发展的需要

“积极老龄化”被定义为“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它是联合国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重大策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提出的“健康老龄化”基础上的一个新观点、新理念。据调查显示,广场舞的参与者中,中老年人居多。如今参与广场舞的中老年人,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健身,更像是许多寂寞的老年人在一起抱团取暖。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压力较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空巢老人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广场舞成为他们交流和相互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有效促进了社会积极老龄化的发展。

2.5塑造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

开展广场舞,不仅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场舞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参与性强,覆盖面广,是影响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广场舞的开展,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让现代文化迅速流行,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积极向上。

3广场舞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3.1促进群众身心健康

广场舞练习是一个很好的身体协调及身体素质训练的项目,具有良好的塑身作用。在活动中它能充分协调各部分身体机能,使肌肉收缩张弛,增加肌肉力量。同时,参加广场舞锻炼,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消化吸收[7]。目前,社区广场舞运动参加者以中老年居多,特别是以女性为主。她们大多体态丰腴、动作缓慢且僵硬,心肺功能较差。广场舞的动作可以调动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主要是以颈、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屈伸肢体,强度不大。因此,定期参加广场舞运动,可使参加者身体成分趋于合理化、健康化。

3.2帮助群众提高文化素养

广场舞作为一项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艺术表演形式,一方面可以丰富人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寓舞于乐的特点反映出群众文化的内涵,并成为群众文化的平台载体。

3.3促进社区家庭幸福和睦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白天忙于工作、家务,晚饭后便无事可做,容易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娱乐项目,以至于很少和人沟通,有较强的失落感,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烦躁、易怒、甚至伤感,容易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或纠纷。广场舞可以让一起参加锻炼的人群产生共同的话题,让身心融入舞蹈中,使情绪得到改善、心理上有了精神寄托,从而有利于化解家庭矛盾和纠纷。

3.4提高社区群众的凝聚力

凝聚力由团队合作中的单一个体心理健康构建而成,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既影响着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着单一个体的健康心理状况[8]。社区可通过各种竞赛的形式,提高广场舞参与群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

4.制约广场舞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因素

4.1各级部门对广场文化建设的管控不足

从现阶段各地区广场舞的开展情况来看,组织者多为广场舞的爱好者,缺乏科学合理的计划与安排,对时间、地点的选择随意性大,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使得广场舞的负面新闻报道不断出现在公众的的视野当中。

2012年7月,湖南省浏阳市由居民代表、广场舞代表、相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广场舞公约》。2014年广州市为保护人民群众休息、安宁生活不被打扰的权利出台了《广州市公园条例》,规定公园内临近学校、医院、居民楼、机关办公大楼等区域禁止开展喧闹的健身、娱乐活动,其中包含广场舞运动。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权利,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德意识。

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大多数社区还未设置专职机构或人员管理广场舞活动,仅依群众自发性的组织与参与。为了保证社区群众丰富的文化生活,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组织并协调,给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一个丰富、安全的活动环境。社区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广场舞以及其他各类体育活动,有力地配合宣传社区文化精神,使广大群众人文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2社会参与人群相对单一

社会性活动主要依托的是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参与,而在调查中发现,现阶锻广场舞的参与人群面相对狭窄,其主要的参与者为中老年妇女及退休职工。广场舞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形式,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目标定性型发展模式,其目标受众与社会人员流动性参与仍具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影响广场舞在社会人群中普及的重要问题之一。

4.3广场舞社会体育指导员稀缺

目前,我国社区健身指导员的配置严重不足,且没有专业的社区健身指导员,业余的健身指导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较少。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广场舞指导者是退休人员,他们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义务承担指导员的工作。虽然有部分指导者后期参加了一些相关培训,但究其实质,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产自销模式,对于自身组织水平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通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在教授锻炼技能的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更加科学有效的安排锻炼内容,从而使更多地社区群众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加速社区文化、城市文化发展及建设。因而,广大城镇社区必须加强培养群众的体育意识,积极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有趣的、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活动。同时,也需要完善有效性的医疗体系,培养心理咨询与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专门人才进行专业的社会干预。

4.4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在不少城镇社区,广场舞活动的氛围日益浓厚,但在实际开展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经费不足的问题。广场舞的道具、服装、音响设备、场地问题都制约了广场舞的正常发展,从而导致了群众文化生活缺乏持续性。虽然各级政府会也给予一些资金支持,但资金投入有限,健身者需每月要交付30元至50元不等的活动经费。各级地方政府还应为群众搭建交流舞蹈、展示自我、愉悦身心的平台,不定期开展“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全面展示社区居民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在全民健身日或者其他节假日,定期开展一些体育健身方面的咨询和宣传资料的发放,普及健身知识,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5丰富舞蹈内容,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广场舞的内容丰富、可变性强,其中可以融入民间体育动作、现代的拉丁、爵士、武术等多种元素进行编排,这样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爱好的人参与其中。加入现代拉丁和爵士等元素的广场舞带有强烈的时尚元素,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广场舞的队伍中来;在舞蹈中加入刚毅的武术的动作则会吸引更多的男性健身者的参与。如果各地方能够将城市元素及民族特色融入广场舞的创作中,那么广场舞在推动城市为文化建设、社区体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就会更加凸显。

6.结论

总之,广场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市民自身的身体素养,促进城市和谐,繁荣城市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建设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此,有必要发挥多重力量推动广场舞发展,通过给予政策支持、进行文化指引、优化丰富活动形式内容等方式做好推进广场舞健康发展,以促进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打造精神文明城市,进而加快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论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子.2014(16)

[2]岳良权.浅议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推进广场舞发展的措施[J].速读.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