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分析

周莉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157000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功能损害,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代谢异常,通过化验肝功能、胆碱酷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fA)、血清钙,测量骨密度(BM)D,发现肝硬化患者骨密度与胆碱酷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正相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BTil)无相关性。方法:采用QCT骨密度测量仪对47例肝硬化患者和36例健康男性的BMD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血清Ca和P水平。结果:随肝硬化肝功损害程度的加重,BMD、BGP、Ga、P均降低,PTH升高。结论:BMD降低是长期慢性肝病缓慢作用所致,故提倡在治疗肝硬化同时,也要进行预防OP的治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碱醋酶;凝血酶原活动度;骨密度

肝硬化可导致骨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OP),骨密度(BMD)是判断OP的指标。本文通过对肝硬化患者BMD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测定血清PTH,BGP,血清Ca、P和ALP水平值,以探讨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互关系.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肝硬化组:100例肝硬化均为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病人,年龄39~55岁,平均年龄47.46±8.40岁。肝炎后肝硬化82例,胆汁性肝硬化13例,无病因肝硬化3例。肝衰竭1例,肝癌1例。病程4个月到18年。肝功能按Child_Pugh分级法:A级29例,B级8例,C级5例。为排除年龄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大致按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A组为39~49岁,B组为50~60岁。A组32例,B组68例。正常对照组:4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年龄39~58岁,平均48.56±7.68岁。按年龄分组,A组24例,B组21例。所有测试者均排除影响骨代谢的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及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的影响。

1.2骨密度检测采用GBD一928型单光子骨密度测量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实业总公司中佳光电仪器分公司生产),测量患者非主力侧挠骨、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骨矿物质含量又称线密度BM以盯cm)、挠骨及尺骨宽度(cm),计算骨密度又称面密度BMD(岁cmZ),取其尺挠平均密度(BMD),进行统计学分析。

1.3骨代谢指标:血清PTH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采用比利时Biosource公司试剂盒;血清BG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美国Metre公司试剂盒;血清总钙和血清磷用格合法测定;总碱性磷酸酶采用对硝基苯酚法。

1.5肝功能及其他指标:每例肝硬化入院时均作肝功能血浆蛋白,乙型肝炎血清标志,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测定,B超(包括肝脏大小、血管走向清晰度、门静脉宽度、脾脏。大小,胸腹水等)。

2.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同一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q检验,否则用U检验;两因素间关系用直接相关分析。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

3.结果:

肝硬化组腰椎股骨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ChildC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ChildA级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0.851±0.207vs1.070±0.22,1.036±0.192,均P<0.05).肝硬化患者的腰椎股骨骨密度均与BMI有直线相关性(r=2.3,2.418,均P<0.05),同时腰椎骨密度还与胆碱酯酶有直线相关性(r=2.734,P<0.05).

4.讨论

慢性肝病患者骨密度减低的原因:维生素D代谢障碍[1-2]。维生素D在钙吸收上有重要作用,其中1,25一(oH)2维生素几对钙的吸收作用最强,是维生素几的100倍。维生素D:的25位经化在肝脏进行,肝功能异常可影响钙的代谢。此外,但汁淤积也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D吸收障碍;(2)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钙主要在小肠吸收,慢性肝病时,消化功能紊乱,肝硬化腹水、腹腔感染,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肠粘膜A仰酶减少,肠道粘膜水肿,对钙的通透性下降,故肠钙吸收减少,血清钙下降;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重要器官,肝病时,低蛋白血症常见。患者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泻,使钙、磷、蛋白质及醋溶性维生素A、D、K的摄人及吸收受到影响[3-4]。此外,在骨形成过程中,骨钙素可与钙、磷结合,促进骨矿化,而骨钙素的生物合成又依赖于脂溶性维生素K,所以,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易出现骨代谢障碍。

本文研究说明随着年龄增大、肝病病程延长、肝细胞破坏不断加重,肝硬化患者BMD明显下降。尽管本组患者尚未出现骨折现象,但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几率却在逐渐增加。目前众多研究表明[5-6],骨质疏松重在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后现有的治疗效果较差[7-8.],而骨质疏松的不良后果将导致非外伤性骨折的发生。不但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增加日照和适量户外活动、改善饮食、定期检查骨密度以减少和避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志扬,陈曦.肝硬化患者骨密度改变的临床分析仁J〕.中华内科

杂志,1燮抖,33(12:817一820)

[2]张光铂.人体骨密度与骨质疏[J].生物学通报,199!,8(3).16-17.

[3]杨梅甲,李振甲,朱颂荣,等.BGP、RIARIA试剂盒研制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4,14:167.

[4]BarreaG,BunoutD,GattasV,delaMazaMP,LeivaL,HirschS.Ahighbodymassindexprotectsagainstfemoralneckosteoporosisinhealthyelderlysubjects.Nutrition2004;20:769-771

[5]王文奇,刘倩,王义国,等.慢性肝病患者髂骨病理变化的观察及意义[J].山东医药,1999,39:5.

[6]罗林枝,徐苓.维生素K与骨质疏松[J].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基础与临床,2002,(2):115.

[7]安纪红,王勇.肝硬化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传染病信息2007;20:107-128

[8]WangMC,BachrachLK,VanLoanM,HudesM,FlegalKM,CrawfordPB.Therelativecontributionsofleantissuemassandfatmasstobonedensityinyoungwomen.Bone2005;37:47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