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危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的疗效对比

雷小保李云峰王盛标李桂成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三区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采取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危重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为对照组60例,经皮气管切开术为观察组60例,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低,切口较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对照组为13.33%,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采取经皮气管切口术,手术损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外科气管切开;危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是临床解决撤机拔管困难,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呼吸机支持最有效的方法。以往主要采取外科气管切开术,因术中损伤较大,导致患者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加重原发疾病。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在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1]。本组研究对危重症患者分别采取传统外科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对两种手术方案效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3.6±6.3)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51.4±6.1)岁。纳入标准:具有气管切开手术指征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颈部畸形、颈部肿瘤或甲状腺肿大患者。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背肩部稍微垫高,作常规消毒铺巾,以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处理。选择1-2气管软骨环为穿刺点。将皮肤切开2cm,使用带套管鞘,将穿刺针置入气管前壁后,在套管鞘插入气管后,将穿刺针芯拔出后,再经套管鞘将导丝置入,随后将套管鞘退出,导丝将扩张器置入扩张气管前壁,退出扩张器,再经导丝将扩张钳置入,分次扩张皮下组织、肌层、气管前壁。退出扩张钳,经导丝缓慢置入气管套管,最后将管芯、导丝拔出,有效固定。

对照组实施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患者取仰卧位,经局部麻醉后,经颈正中线取切口,从甲状软骨下缘直至颈静脉,将颈浅筋膜、皮下组织及颈阔膜,保持两侧作对称拉开,将皮下组织浅静脉切断。甲状腺峡部分离,显示气管环,将气管正中线切开,置入气管套管,在随后作气管固定。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大小等指标。术后详细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对术后渗液、切口感染、术中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中录入研究数据,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则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较小,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气管切开是对撤机拔管困难,需要长期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呼吸机支持建立人工气道最有效的方法。以往主要采取传统外科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手术创伤较大,且手术较为复杂,出血量大,严重损伤患者机体。在传统气管切开基础上,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可以在达到建立气道效果之时,也能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该手术操作简单,开始被临床广泛应用[3]。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经皮气管切开术时,因操作简单,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术后切口愈合,对改善患者预后也具有一定价值。

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有学者研究认为[5],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切口渗血为常见症状。因术中创伤较小,切口较小,本组研究无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症状,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经皮气管切开主要选择1~2气管软管环,可以避免对环状软骨造成损伤,减少气管拔出后出现塌陷症[6]。实施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治疗时,位置较低,较容易对动脉造成损伤,危险性极高。同时经皮气管切开也存在相对禁忌症,颈部短粗、肥胖者,极易在围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或者作床旁超声,判断患者气管切开处是否出现血管走行,对降低围术期出血症状具有重要作用[7]。

综合上述,危重症患者选择经皮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损伤,且安全性高。可在纤维支气管镜、超声等辅助下操作,提高安全性,减少对气道或组织血管的损伤。同时,严格遵守手术适应症,能降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潘云芳,林肖琴,陈海丽等.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时机对危重病患者预后影响的比较[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3):304-305.

[2]曹新林,李大明,任秀云等.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临床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99-125.

[3]张宇,郭庆章,唐峰等.35例危重患者纤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5(2):138-139.

[4]吴志伟,王国锋,方超等.改良单步扩张技术应用于ICU患者的经皮气管切开术[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6(5):649-650.

[5]林镇洲,吴永明,王胜男等.对NICU青年医师进行多模式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培训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852-855.

[6]黄秀峰,谢冰昕,张宗耀等.ICU床旁经皮气管切开术22例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1(5):402-403.

[7]王晓锋,沈耀亮,郑峰等.两种气管切开方式在ICU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9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