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教学“四字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英语启蒙教学“四字经”

车辉

广东高州市石鼓镇第一中学(初中)车辉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英语启蒙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说英语更加地道?怎样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错误?怎样才能让学生敢说敢写英语,把英语使用到生活中?启蒙教学相比其它时段教学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笔者在中学英语启蒙教学中边实践边思考,探索了几点“四字经”式的方法。

一、英语启蒙,讲求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兴趣?英语学习中有大量的记忆工作。根据脑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中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有“乐趣”中枢被激活,人就可以乐此不疲地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主动愉快。“乐趣”中枢对学习和记忆影响极大。枯燥烦闷的学习,即使反复刺激仍不易记牢。如果教师搞“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而且频繁考试,学生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最终会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情绪,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失去读书和探索的乐趣,就很难建构起不断追求新知的终身学习品质。

因此,英语教师应该用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创设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心情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站在教学第一线上不难发现,很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设计教学任务或活动的素材。

二、文化熏陶,灵气洋溢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熏陶,最好从启蒙阶段开始。邓炎昌教授在《语言与文化》中指出: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必须通过文化的传递才能学会,而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以长久保留。因此,在英语启蒙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使学生充满灵气。通过让学生有意识地接触异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文化的背景,体会文化的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最终达到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熟悉,而且要在内心承认并且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不要全盘否定。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英语。比如,中国人见面时常问“Whereareyougoing?”或者“Haveyoueatenyet?”但英美人却不喜欢别人打听他们的去向以及个人隐私,他们见面仅问好“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elloorHi”,或者喜欢谈论天气。再如电话用语,我们中国人会问“Whoareyou?”“AreyouLiMing?”然而英美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是“Whoisthatspeaking?”“IsthatLiMingspeaking?”“ThisisTom.MayIspeaktoMary?”等等。

三、适度宽严,同化顺应

怎样理解和把握学生在英语启蒙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的宽容度?教学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可能一次到位,学生必须要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对待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不可以太严格,不可以太急躁。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候常常会出现错误,这是不可逾越的环节。出错——不意识错误——出错——意识错误——出错——自我纠正错误,这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必由之路,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达到流利的程度。有人会说,错误若不及时纠正,学生形成错误的习惯怎么办?我们小时候说话不是也要这样走过同化顺应过程才有现在说话这么流利吗?过于严格的启蒙教学往往会束缚住本来充满生气的学生,不利于个性发展。在实践中有老师提问“Areyouaboy?”有一个学生回答“Yes”,老师认为不对。再有一个学生回答“Yes,Iam”,老师觉得很正确,让全班学生跟着朗读强化第二种答案。其实如果是男学生回答“Certainly.Whynot?”不是更加灵活、更加有生气吗?

四、模仿真音,底气十足

初学者应该重视模仿。因为模仿可以达到逼真地道,增强语感,这个对于学习语言来说很重要。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并且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语,包括类似BBC或者VOA的标准英语,还包括普罗大众化的英语。这样,学生说英语才会底气十足。

五、扫除心魔,学以致用

教学中,教师要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说敢写英语。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却是哑巴。“怕错”是学生学习英语时心理上的主要障碍,我们英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和鼓励学生。面对学生“怕错而不敢说”,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不会说也敢说”。权衡利弊得失,我们提倡学生首先敢说敢写敢用英语。使用英语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条件之一,没使用就没拥有。

六、养成习惯,注重方法

英语初学者很有必要在启蒙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如果错过了启蒙阶段,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没有良好的习惯支撑,很难保持优势学下去。

此外,方法也很重要。在很早以前就有“鱼”和“渔”的说法了,正是“授人以渔”。你给他一条“鱼”,他吃了,再饿了,你却不在身边,不能给他“鱼”了,他怎么办?你给他“渔”,他学会了,可以生存了,还可以教会很多很多人。所以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孔子就特别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越学越有兴趣。

在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都齐声抱怨部分学生竟然在考试最后一大题的书面表达中不动笔,完全留空白,即使再三强调也没有改进。笔者认为“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因为那部分学生之所以不做书面表达,不是因为态度问题,而是那些学生想写却写不出。英语初学者在启蒙阶段很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要求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所在的班级、语言、能力和喜好等。教师可以教学生将题目的信息内容分点理解,逐点写出句子,然后再整理成文。如:

MynameisChenYuan.I’maboy.I’m13yearsold.I’mfromChinaandI’mChinese.I’minClass1,Grade1.IcanspeakChinese.Icanplayfootball,singandrideabike.Myfavoritefoodisfish.Myfavoritecolorsareredandyellow.Ilikerunningbest.

这样分解攻克、连句成章的教法虽然比较传统,但很有实效。这样的英语学习路程会使学生学得更加自信,更加轻松,更加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