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房护理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神经内科病房护理总结

周晓苹

周晓苹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136-02

“危机”最普遍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严重事件。Caplan[1]认为当一个人在完成重要生活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无法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就产生了生活危机。危机管理是为了应付各种危机情景进行规划决策的动态调整,以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2]。目前,医疗机构处于改革转型期,加之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6出台后,患方的维权意识增强,医疗护理工作危机四伏[3]。神经内科与其他病科相比,具有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基础护理多、患者陪护干预因素多、安全隐患大等特点,要求护士有敏锐的预警意识、较强的应急能力。自2010年以来,我科制定防范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室资料本科病房固定床位44张,病床使用率经常>110%。护士16名,年龄22~53岁,平均(33±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护士13名;中专护士3名;设护士长1名,总务护士1名,护理组长3名,护士11名。

1.2方法由护士长、总务护士、组长组成危机管理核心小组,责任分工,定期讨论,集思广益。根据2010-2011年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纠纷、意外事故为基础,结合科室实际,确定出本科可能发生的危机主要来自病房管理、治疗过程、患者陪护三方面,并制定出防范措施,建立应急预案,人手一册,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再由护士对分管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沟通管理,护士长严格督促、检查,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2结果

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护理缺陷,甚至引发护理危机[4]。近两年来通过对危机的预测及对策培训,增加了危机意识,提高了应急能力。危机干预前,我科发生危机的数量较多,甚至发生过惨痛的教训;而危机干预后,每个人都认识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管理者从制度上进行监督约束,从而尽可能切断危机发生的途径。2011-2012年与2010-2011年相比,危机发生率明显下降。

3讨论

危机发生之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预警信号,及早做出必要的处理,有可能转危为安[2]。有学者[5]报道,医院中78%的危机是管理不当引起的,只有14%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危机包含了危机发生前、处于危机中及危机产生3个阶段[4],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危机发生前,即进行危机预测及对策研究。

3.1病房管理中潜在的危机与对策

3.1.1压疮及尿布疹相关因素:与患者普遍存在的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感觉缺失、营养失调等有关。对策:建立入院评估表,认真评估相关因素,对高危患者床尾挂卡,落实登记观察预防措施,严格查巡交接制度,责任到人。

3.1.2坠床及跌倒相关因素:与患者肢体活动障碍、烦躁不安、精神异常、智力低下、步态不稳等相关。对策:使用床栏,烦躁患者使用约束带,加强巡视,反复教育陪护人员,讲解床栏防护及肢体约束的重要性,并使其正确掌握。对于康复期下床活动患者,强调需要有人扶持,使用稳定性好的助行器械,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

3.1.3烫伤相关因素:与患者肢体活动感觉障碍、陪护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有关。对策:自入院始,对陪护人员及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密切巡视检查,瘫痪部位禁用热水袋。

3.1.4窒息相关因素:与患者长期卧床、进食方式改变、吞咽功能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有关。对策:评估患者相关因素,高危患者床旁备吸痰装置,采取正确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正确进食,严重者予以留置胃管,并证实胃管在胃内方能鼻饲。一旦发生窒息立即降低头部,吸出呼吸道内吸入物,并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反流。

3.1.5再出血相关因素:与患者过早下床、情绪激动、大便用力、血压波动、血管畸形等有关。对策:在病床床头挂“绝对卧床”警示卡,对患者、陪护人员强调卧床、保持镇静的重要性,帮助患者适应卧床生活如床上进食、大小便等,注意巡视。

3.1.6自杀与擅自离院相关因素:与患者病程迁延未愈、合并抑郁症、遗留残疾等有关。对策:强化联系登记制度,严格交接巡视制度,密切关注患者思想动态,对有精神异常者要求家属24h陪护,一旦发现患者失踪及时联系寻找。

3.2治疗护理过程潜在的危机及对策

3.2.1静脉炎与皮肤坏死相关因素:与应用脱水剂、血管活性物质、高浓度营养液、患者肢体感觉缺失、末梢循环差等有关。对策:注意保护血管,推广应用浅静脉留置管,尽量在健侧肢体注射,在患侧肢体注射应尽量暴露,并增加巡视次数。

3.2.2操作伤相关因素:与操作者不遵守操作规程、技术不熟练、经验缺乏等有关。对策:认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考核合格才能独立操作,严格监督操作过程。

3.2.3用药差错相关因素:与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疏忽管理、工作流程不合理、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压力大等有关。对策:严格执行查对签名制度,优化操作流程。

3.2.4抢救过程中的危机相关因素:与抢救设备功能不全、护士经验缺乏等相关。对策:专人分管各种抢救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并登记签名。对每个护士进行相关抢救设备应用培训、考核,并培训护士提高病情观察能力、评估识别危急情况能力、配合抢救能力等,做到有备无患,三休时间设立机动班,随时协助抢救。

3.3患者陪护方面潜在的危机及对策相关因素:与患者大多意识不清、合作性低、陪护人员对病情理解不够,家人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大等有关。对策:及时进行沟通,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密切关注患者及陪护异常的情绪及实际困难,主动协调解决。

4体会

4.1加强床头交接班及巡视我们改变了以往走过场或只针对防压疮现象,对离床患者、新患者、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未完成、特殊检查、心理异常患者进行重点巡视,并将人文关怀、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渗透至病房巡视中,随时随地地传递爱的信息。

4.2巧用“住院须知”与“温馨提示卡”我们在每个病房张贴“神经内科住院须知”,内容包括住院制度、探访时间、卫生要求、饮食及陪护管理等;发放“温馨提示卡”,内容包括:功能锻炼、预防压疮、保持心情平稳、预防烫伤及跌倒、正确喂食、预防窒息等,这些措施很受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欢迎,也使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得以持续。

4.3优化操作流程神经内科的护理任务繁重、治疗量大,以往治疗高峰期由护士个人独立完成操作,无他人参与,易出现差错。现优化流程,由2名护士合作,1名发液体,1名输液,增加查对环节;1名巡视,另1名根据巡视结果配好续液发至患者,巡视者见输液完毕即刻查对更换,此流程节省时间,避免纠纷,减少差错,使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忙而有序。

4.4注重协调沟通护陪关系对危机的发生影响很大,护士应和陪护人员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从接诊、治疗、检查、护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与之沟通。护士长通过陪护访问、护理查房、交接班等了解陪护人员的态度,并征求意见。我科陪护人员对护士满意度达95%,反映了他们的平等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49.

[2]杨华,颜廷杰.现代医院危机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19(4):2000-2003.

[3]王玉洁,郭慧芹.浅谈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危机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7A):1767-1768.

[4]左国庆,吴曙安.危机管理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4,33(4):635-636.

[5]来鸣,泮淑慧.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