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方法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探讨中医治疗方法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陈宏慈

陈宏慈

湖北省中医院43006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方法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18例,均经电子胃镜确诊为胃溃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中医;胃溃疡;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36-01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对于胃溃疡治疗,目前临床主要应用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病情易反复。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历史悠久。本研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胃溃疡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胃溃疡提供辨证思路。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中医临床实验活动选择的对象为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胃部溃疡患者共计118例,其中男78例,女4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1~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56±2.47)岁;患者的胃溃疡病史在6个月~16年之间,平均胃溃疡病史(6.4±1.69)年。

1.2检查方法及结果

根据118例患者的门诊表现症状,对其进行相应的胃部医学检查,包括: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尿素酶试验或核素标记C13呼气等试验等[1]。

1.3治疗

1.3.1治疗组

①针对脾胃虚寒的患者,16例,胃部隐痛,手足发凉,饭前容易发作,饭后缓解,观察舌苔呈淡白色。应以按照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方式进行治疗,药方为:黄芪5g,桂枝6g,

白芍5g,生姜15g,甘草10g,仙茅10g等[1];②针对湿热中阻的患者,19例,观察患者属于胃脘疼痛、灼热感较强、肝胃气滞脉应弦。应当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药方:黄芩5g,栀子10g,半夏10g,香附20g,银花20g,雪胆15g[2];③针对肝胃气滞的患者,9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部胀痛、口苦、气滞脉弦。应按照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方法进行治疗。药方:柴胡10g,白芍10g,川芎15g,炒川楝10g,赭石20g,半夏10g等。以上药方采用水煎服的方式,1剂/d,早晚各服用1次,治疗疗程为1个月,3个月后观察效果。

1.3.2对照组

主要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洁维乐凝胶、克拉霉素等进行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详见表1。

3讨论

胃溃疡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其主要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溃疡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久病必有瘀。本研究中应用中医的药方中不同成分发挥不同的作用,黄芪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太子参、白术能增强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可抵抗病菌的侵袭;丹参可抗血栓形成、促进组织修复;薏米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减轻胃黏膜炎症反应;甘草、香附缓解平滑肌痉挛以止痛。诸药物联合应用,可以祛除病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起到止血止痛、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实可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医学辨证治疗胃溃疡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临床疗效确切[3]。

参考文献:

[1]李卫民.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7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9):32-33.

[2]黄刚.消化性溃疡分期论治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2):61-62.

[3]白文元,姚希肾,崔东来.中医消化性胃溃疡的内科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3,3(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