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疼痛综合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肿瘤患者疼痛综合护理干预

胡艳丽王玉富张双珠

胡艳丽王玉富张双珠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281医院急诊科河北秦皇岛0661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租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予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改善疼痛的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最大限度的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肿瘤;疼痛;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273-02

肿瘤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灵体验,可因多种因素诱发[1]。目前我国肿瘤患者已达700多万,患者中绝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所致疼痛[2]。据相关资料显示,有>70%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状况,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约占50%,30%的患者属于极度疼痛[3]。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旨在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4]。本文旨在研究在肿瘤疼痛患者护理中引入综合护理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肿瘤伴疼痛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8~75岁,平均(60±4.1)岁,病程0.5~4年,平均(2.3±1)年;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6~73岁,平均(58±3.1)岁,病程0.6~4.3年,平均(2.2±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疼痛状况调查

根据2011版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癌痛量化评估通常采用三种方法评估,本文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数字分级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痛,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为: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让患者选出最具代表自己疼痛的数字,因为疼痛的主观感受,由患者评分才能比较准确反映疼痛的程度[5]。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临床护理做好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工作,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并进行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认知干预疼痛认知对疼痛负面影响:认知是指人们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来获取知识的过程[6]。目前国外已有研究提到癌症认知和情绪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因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也是降低患者疼痛影响程度的一种途径。癌症患者对疼痛认知的了解降低疼痛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应用止痛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疼痛知识宣教和护理干预。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工具,与传统的日常床头宣教相比,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性,知识广泛,可以重复,便于牢记掌握,也便于家属的认知,覆盖面广。

1.3.2心理护理护士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抚慰,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如倾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分散患者疼痛的注意力;有节律的深呼吸,回忆过去愉快的事情;开设联谊会,由病情较轻,性格开朗的人进行讲解,存活时间长抗癌时间长的患者,就自身抗癌经理进行演讲,发挥榜样的作用。

1.3.3用药干预麻醉镇痛药对癌症疼痛患者的治疗,使用原则符合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原则,麻醉药使用规则,计量方面要合理,根据个体差异,使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化及合理化。按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坚持“让癌痛患者疾病全程无痛的基本原则”:①首选口服给药途径;②按阶梯给药,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单独和(或)联合应用,一阶梯(以阿司匹林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二阶梯(以可待因代表的弱阿片类药)、三阶梯(以吗啡代表的强阿片类药);③按时给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状况;中度癌痛中使用低剂量吗啡缓解疼痛的效果明显好于曲马多,但是不良反应较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④具体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给予适当足够的剂量,同时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精神、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疼痛程度结果以等级资料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止痛前对病人的疼痛强度进行评分,常规护理组20人,其中重度疼痛患者8例(10分2例、9分2例、8分2例、7分2例),中度疼痛患者7例(6分3例、5分2例、4分2例),轻度疼痛患者5例(1~3分);综合护理干预组20人,其中重度疼痛患者10例(10分3例、9分3例、8分2例、7分2例),中度疼痛患者7例(6分4例、5分2例、4分1例),轻度疼痛患者3例(1~3分)。止痛后,常规护理组中:中重度疼痛仍占40%,综合干预护理组中重度疼痛占15%,经过统计学统计,统计前两组疼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止痛后两组疼痛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任何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均是尽最大可能减轻疾病本身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认知干预、心理护理、用药干预等综合护理,很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建立正确的疾病应对措施,提高了癌痛的控制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并无统计学差异,而实施综合护理止痛后,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肿瘤疼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丹.食管癌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2.32:970-972.

[2]李自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38例[J].河南中医药,2012,32(8):1011-1013.

[3]赵生爱.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华蟾素治疗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308-309.

[4]覃美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728-2730.

[5]潘春玲,袁云,郑友贞.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观察的临床意义.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51-52.

[6]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

[7]丁玥,杨萍,孙丽秋,等.北京市30家医院住院癌症病人疼痛及控制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