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宋彩念

东莞市科旭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523122

摘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个体防护是风险管理的控制方式,是最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劳动防护用品的涵义,分类,现状进行分析,确立了其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动防护用品;职业健康安全

一、劳动防护用品涵义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职业危害或者事故伤害所配备的一种防护性装备就是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之为个人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是使用一定的浮体、绳带等屏障提,采取悬浮、分散、吸收、封闭、阻隔等手段来保护人体的全身或者局部免受外来侵害。在相应的条件下,主要的防护措施就是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劳动保护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劳动防护用品,因为技术措施并不能将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都消除掉。因此,创造符合安全要求和卫生标准的劳动作业环境,全面改善劳动条件,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首要步骤。目前我国劳动环境受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较大,本质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的有效措施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成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综合预防措施当中的第一级防护,因此防护用品必须安全可靠,严格保证质量,而且要做到经济耐用和穿戴的方便性和舒适性。

二、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按照防护部位可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八类:第一,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附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第二,附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用于需要登高时;有跌落的危险;第三,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镜、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第四,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保温、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触尖镜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选用防切割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第五,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第六,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使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第七,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且的通讯设备;第八,呼吸防护。根据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选用。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用的呼吸防护用品。

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现状分析

1、合理配置

目前大多数公司都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试行)》以及其公司自身制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在开展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工作,并且根据规定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在上述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的准则下,教育和监督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和使用。不过还是有部分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是追求经济利益,并未按照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比如一些建筑工地的老板,象征性的购买质量低下、价格低廉的特种防护用品以次充好,只是为了被动应付安全检查。有的工程在现在的工地上使用上一个工地使用后未经检验的安全网,有的工程干脆把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交给职工个人自行解决。这些单位或者项目上的管理人员怎么不去算一笔账:作业当中职工未佩戴安全帽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安全帽,如果因为高空坠物致使职工死亡,事故处理中单位须支付超过50万元,而一定安全帽的价格仅仅在30元左右。因为贪图便宜而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该是多么惨重的教训。

2、科学管理

因为操作岗位职工是直接参与现场的作业人员,在按工种配备必须劳动防护用品的基础上,具备安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公众使用安全色进行区分,采用色彩管理的方式。确定基本安全主色,并且以此为基础统一设计服装的颜色和款式,突出“和谐统一、积极向上”的团队形象。比如在某码头装卸公司,黄色安全帽是现场操作人员,红色安全帽是安全管理人员,蓝色安全帽是机关管理人员。在服装色彩上也对不同人员工种进行了区分,深蓝色为维修工种,浅蓝色为操作司机,黄色为理货工种,橘红色为装卸工种。根据这些色彩管理,可以及时有效的找到相关工种的作业人员。

3、区别对待

人员的岗级可以通过标记和标识进行区分。比如可以在对不同工种人员使用色彩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帽进行设计,可以通过五角星的印制对值班队站长、队站长、项目主管、主管、经理、公司高管进行不同岗级人员的区别管理。如:二颗星为项目主管和值班队站长,三颗星为部门主管和队站长,四颗星为部门经理,五颗星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等。根据这个类别进行推算,可以根据现场人员所佩戴的工作服或者安全帽上的标记标识,就能够直观的确定人员情况,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4、合理发放

在《劳务承发包合同》的签订基础上,按照用工形式,根据码头公司的用工特点,有选择的对现场操作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仓储物流现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装卸工等部分签订整体承发包的劳务人员,由法宝公司统一负责其劳保用品费用,并且按发放标准执行物品明细。承发包公司发放职业卫生物品、靠离泊旗、安全带等设施类物品。公司应该及时检查和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情况,同时在采购发放前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合格证和相关资质,必须做到满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

四、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想法及建议

1、进行系统管理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工作需要做到系统化管理,这就要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系统。目前的通行情况,是通过建立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卡片和日常的领用记录来管理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工作,并没有形成健全并且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在管理和查阅方面也不能租到至关快捷。现代办公的主流趋势已经是“无纸化办公”,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办公工具也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支撑和实现。通过利用人员系统和公司信息系统等多向平台支持来建立安全信息管综合管理系统,并且将安全管理系统逐步建设完善,达成多功能的安全管理手段。通过系统可以自动处理完成许多工作,比如劳保用品管理、报表统计、现场隐患录入及整改、人员的安全培训等等。遮阳的自动化办公系统极大的优化了办公效率,节省了人员的办公时间,同时有效减少了因为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工作失误,更能凸显数字化的现代化管理效率。

2、定期开展调查

企业应该针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定期开展调查和座谈,对现有的防护用品情况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基层的情况,以及现有劳动防护用品的不足,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便于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功能。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保护的辅助性措施,这一点需要引起项目单位的注意,不能因为配备和使用了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就忽视了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安全、卫生技术措施的实施。一般情况下,在大多数作业环境下,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限度能够覆盖到大部分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可以在万一发生工作事故时起到保护人体的目的。虽然各种防护用品能够减轻或消除事故的伤害,但是其对人的保护是有限度的,防护作品在事故伤害超过允许的防护范围时,就会失去其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防护用品的作用,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正确的配备管理,正确的使用佩戴防护产品,才能让它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能够真正体现保障人身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法

[2]卢婉云.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确保职业健康安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1(02)

[3]叶海霞;吴静;刘桂法.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现状和对策[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