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陈启华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脊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程序护理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能够改善脊髓损伤。结论护理程序护理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促进功能恢复。

[关键词]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护理程序

脊髓损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科常见病,多有外伤引起椎体脱位、骨折压迫脊髓腔内神经、血管,引起水肿、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以受损阶段分离性感觉障碍\上下运动神经元障碍及植物神经营养障碍为特征,当受它们支配的肌肉失去了神经冲动,即引起瘫痪,不能进行随意活动,甚至肌肉萎缩等,引起多种并发症。脊髓损伤并发症较多,如高热和低温、褥疮、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排尿障碍和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给予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1.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是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顺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实现护理过程的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2]

1.1评估:责任护士需详细了解患者病程,掌握患者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治疗、护理、饮食、病情、阳性体征、心理问题。护理工作开展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了解需求。

1.2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关护理计划,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的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截瘫护理及相关宣教。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脊髓损伤以及所要进行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病例,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尽快进入角色。

2.2术前常规护理:向患者说明手术方式、麻醉方式、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温水擦拭全身两次,床单平整无污渍,严格轴线翻身,防止术后肌肉萎缩和压疮的发生,达到患者舒适。

3.术后护理

3.1术后常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情况,敷料有无渗血,遵医嘱给氧、心电监护等,保持各管道在位通畅,做好引流量登记。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情况,增强患者自信心。指导患者进食时间和翻身。

3.2康复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疾病健康教育,有效指导和协助患者康复功能锻炼。

3.2.1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给氧外,鼓励患者深呼吸运动,用力有效咳嗽、咳痰,对咳痰无力者,考虑排痰机机械辅助排痰或吸痰。

3.2.2留置导尿管护理:对早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2~3h开放1次。1周后病情稳定,如患者有自控性膀胱迹象,在每次放尿后,配合按摩,由轻到重,由浅入深,自上而下,力求将尿液排净,以训练膀胱功能。

3.2.3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每1~2小时翻身一次,每天进行床上擦浴,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大便失禁患者及时清理粪便,并涂上润滑油保护肛周皮肤。

3.2.4功能锻炼: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如上下肢被动运动,翻身训练等,预防并节僵硬等并发症出现。

3.2.5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相关注意事项,出院前教会家属翻身、被动功能锻炼及留置导尿管护理,宣传册发放给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4.评价

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康复效果。心理状态采取抑郁评分表评分。结果示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效果、康复积极性、心理状态上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6.3%满意,较对照组高10.2%。

5.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患者大多是青壮年,从社会角色进入卧床患者角色,加重家庭负担,患者思想压力大。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性和反馈功能的过程[3]。制定一个与患者相适应的护理计划,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及做好心理疏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更增加了患者对自身病情、治疗、康复的认知,使其对手术及术后康复充满信心,积极主动投身到术后康复训练中去。

参考文献

[1]王玉媛,袁江丽,郑灿燕.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68

[2]刘静.快速康复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992

[3]陈丽文,吴欲晓,郎史文,等.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