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新方法——乡村环境教育探知赵学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乡村教育的新方法——乡村环境教育探知赵学梅

赵学梅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摘要: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乡村教育,完善乡村教育体系同时也是巩固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深度建设、留住乡村人的乡土情怀的重要途径。开展基于乡村自然及人文资源的乡村环境教育新模式探知,填补乡村普及城市化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与乡村本土之间的真空层,对于乡村与乡村人的双向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地价值与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教育;乡村教育;自然教育;乡土情怀

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乡村与乡村教育不断的被推向国家财政及人才投入高地,而关于乡村环境主体与乡村教育的探知却常呈现迷离之态。在我国乡村教育较为完善地区,乡村环境是否需要融入乡村孩子的日常教育这一议题来的十分热烈,但实践与基于实践的理论研究尚显空白。反观我国现阶段城市教育,在其中教育者们却已经开始了环境与教学结合的自然教育实践,主要表现为遵从儿童天性,并通过大自然去引领教育孩子。关于自然教育简单来说可以先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去理解,也就是“归于自然”(BackToNature),是一种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书本教育的新教育模式探索。也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的是自然教育其实恰如其分的迎合了乡村环境、乡村儿童与乡村教育三者的微妙关系,也许自然教育会是未来糅合乡村正逐渐无处安放的乡土情怀与乡村孩子不可或缺的城市教育的绝佳教育模式。所以,在自然教育体系中挖掘其简单要义的一小部分即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儿童教学将其应用在乡村教育中有很大的探知价值,我们暂且先通俗称之为乡村环境教育。

一,从教学关系看乡村教育与乡村环境的现状

(一)乡村教育现状

乡村教育从教育本身谈起一直备受关注,并伴随“三农问题”、“美丽乡村”等国家文件提出的乡村建设引起了多元化的思考。目前使我国乡村教育分层的主要因子仍然是教学资源的好坏,教学资源较好的地区表现为能够较大程度的与城市应试教育接轨,乡村儿童可以接收良好的城市教育普及;教学资源较差的地区表现为难以跟上城市教育,主要发生在国家偏远或贫困地区,通常面临着师资与多种教学资源的匮乏。简单来说,现今无论资源好坏乡村教育都走着一条与城镇化一致的道路,无限与普及的城市教育接近。这样由学生绩效引领的乡村教育暂时看来符合现阶段的教育国情,能够通过提高下一代祖国花朵的文化素养整体完善乡村的建设,甚至能够通过孩子对于大人的反哺间接影响当下的乡村建设。但乡村教育较之于城市教育有着滋润它的独特牙床,乡村本身。

(二)乡村教育与乡村环境

对比乡村与城市本身,其本体根本差异是对于人们生存环境的划分。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人的教育,对人心灵的滋养。遍观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其共同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因此,在乡村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态及社会背景下进行同样的课程教育有着根本性的缺陷。一方面,综观各国与地区都对乡村地区投注非常多的资源,但不见得能获得成效,城乡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ofeducationalopportunity)与教育公平(educationalequality)的理想仍不易达成。【1】乡村孩子在相对较为落后的环境里进行着高质量教育的追赶;另一方面,对城市教育的追赶让乡村文明逐渐走向衰落,蕴含在人们身上的乡土情怀逐步成为记忆里的愁绪,仅是乡村粉墙黛瓦似的建设并不能真的让乡村留得住乡愁。“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乡村教育”【2】,如果我们的未来不是要消灭乡村,那基于乡村土生土长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本土教育就不可或缺,乡村教育不再单是目前纯粹的国家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3】乡村教育脱离乡村环境本体的教学关系亟待完善。

二,基于乡村环境及自然教育理念衍生乡村环境教育新方法

(一)乡村环境资源的特殊教育性

要达成乡村教育与乡村环境关系的友好需要明晰乡村环境资源的特殊教育性。环境资源无论乡村城市,从大类上主要分为两类,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这样的环境资源相互一起组成了广义上的乡土或城市生态文化。在明末清初以前,乡村的生态文化近乎等同于传统文化,此后,传统社会解体,城乡文化分离产生了现阶段我们认知上的乡村人文与自然生态,同时城市与乡村的差异愈加分崩明晰。总而言之,目前我们所处乡村的环境一方面有着传统的积淀,属于热议的乡村传统文化继承范畴;另一方面又伴随着人类社会不停发展,生态环境与生活方式缓慢变化成目前可感知的生活环境。这样的乡村环境表现出两种突出的可供教育的地域性特色资源:乡村传统文化及乡村自然环境。乡村人从出生开始在这样的环境资源中长大,产生的自身难以察觉的地域性乡村感知与认知。因此挖掘乡村环境资源融入乡村教育有效的填补了现代城市教育与乡土文化间的真空层。此外,《农村教育学》中认为“乡村文化”即一般不能被广大村民所自觉或普遍意识到的文化。决定文化层次的因素为观念世界、激情和价值取向。所以,乡村文化是相对独立的非观念形态的文化或称为“低层次文化”【4】。由此,乡村环境资源的教学融入能够在不与现阶段城市教育的普及产生强烈冲突的背景下,成为乡村教育在紧跟现代城市教育步伐下的教学补充。同时,通过对于乡村环境资源的教育性分析可以得出造成乡村教育脱离乡村本土环境的最大障碍还是在于乡村环境的地域性特征,无法得出像城市教育一样防之天下皆准的基础教学,行之有效的基于乡村环境的新的乡村教育方法呼之欲出。

(二)自然教育引入乡村教育的要义

通过对中西方城市教育的发展研究,其最新不断发展探索的自然教育背后所蕴藏的理念是目前可以最贴切借鉴在试图将乡村环境资源融入乡村教育的探索指引。自然教育起初由美国斯特娜女士提出,一方面强调训练孩子的五官自然而然的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得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自然教育的思想则可以追溯到卢梭起初针对富人教育所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遵从自然的教育让人保持本性的品格,并且这样自然主义的教育需要根据儿童的成长分阶段性自然均衡的融入教育。自然教育背后的通过自然环境去不知不觉的教育感化孩子与缓和目前乡村环境与乡村教育关系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乡村教育的新方法初步尝试可以以自然教育为理念指导首先通过带领孩子系统性的步入所处的乡村环境进行感知,而后地域性的分阶段通过乡村环境资源教学重拾孩子生命里的乡土情怀,实现乡村教育新阶段的本土教育,也就是乡村环境教育。

(三)乡村环境教育综述

基于综上分析说明,乡村环境教育的生发主要以自然教育理念为引导,让生态及人文环境实践型的教育孩子而非理论式的传统授课。乡村环境教育的主要要义在于开发地域性本土化点对点式的教学,如果要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则对于乡土环境资源的挖掘投入力度要求较高。其起初探究时期应当还是从实践型走进乡土自身环境做起,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乡土上自主生产能够运用并传承的不断更迭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独立的可持续智慧源泉。

三,乡村环境教育形式及方案探知

(一)教育者主体的多元参与

乡村教育尽管目前紧跟城市教育但仍然有着合而大不同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其教育者不仅仅为在校老师,还有因乡村学生节假日教育空巢化加入的各地高校城乡援教大学生以及乡村家长,这与忙时学校上课闲时兴趣班上课的城市学生教育背景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乡村环境教育需要其多方位教育者的多元化参与,教师与家长与援教大学生教育模式中融入相对应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更有利于乡村环境教育的探索与推进。同时在新型乡村教育的探知下同时实现了被教育者乡村学生与不同教育者的相互互动型环境教育,有助于实现乡村环境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二)教育方案的分阶段可持续性

1.教育方案的分阶段制定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出发,乡村环境教育同样需要重视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环境教育应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相一致,不在低接受能力期揠苗助长。从基本的实际走入乡土的生态人文环境感受开始,一步步从感知到认知,而后转化为自身独有的乡土情怀与本土知识,实现乡村环境教育的真正落地。

2.本土教材的开发与不断更新

乡村的环境教育虽然现阶段作为城市教育与乡村本土文化润泽的真空填补层,但仍然需要出具本土的地域化教材,一方面用以乡村环境教育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此外,乡村环境教育所产生的教材应当是一本源源不断更新的活教材,其书写者应当由当地参与乡村环境教育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汇编完成。开发本土教材能够使得乡村环境教育进一步落实而不是虚空无处依托的教育空壳,从而让乡村教育步入有灵魂的永续发展,实现乡村与人之间的双向可持续,更进一步推动乡村的深度建设。

参考文献:

[1]YettickH,BakerR,WickershamM,HupfeldK.Ruraldistrictsleftbehind?Ruraldistrictsandthechallengesofadministeringthe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J].JournalofResearchinRuralEducation,2014,29(13):1-15.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和教育系.农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