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治疗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治疗与分析

刘凤利

刘凤利(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滴道中心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238-02

【摘要】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gastroduodenalulcer)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为2%~5%。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缺损。多发于男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而胃溃疡发病年龄略偏大,在40~50岁。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目前有人认为是胃弯曲杆菌感染所致,溃疡常为单个性,但也有多个溃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存在时称复合性溃疡。我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42例,经过治疗基本痊愈,现将临床分析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4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在15-55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病程从6个月至4年不等,42例患者中胃溃疡20例,占47.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占42.8%,复合性溃疡4例,占9.5%。虽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

1.2临床表现

1.2.1节律性上腹疼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特点是节律性较明显,与饮食关系密切,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h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疼痛多为烧灼痛、钝痛,也可为剧痛。胃溃疡的疼痛则多无明显节律性,多在餐后1~2h内发作,疼痛性质多为胀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还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一般在秋至早春为好发季节,疼痛持续数周后好转,间歇1~2个月后再发。

1.2.2临床体征常仅有上腹深压痛。

1.3辅助检查

1.3.1胃液分析:①对胃溃疡的诊断意义不大,一般为胃酸正常或偏低,但复合性溃疡多为高酸;②大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的BAO和MAO均高于正常。

1.3.2X线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诊断溃疡的直接征象包括龛影、残存钡点、球部变形,间接征象为球部激惹征。精细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发现小而浅表的溃疡。

1.3.3胃镜检查:除罕见的胃底大弯侧溃疡及球后溃疡外,大多数的溃疡均在现代纤维胃镜的良好视角范围内,胃镜下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规则光整;基底平坦,覆盖白色或灰黄色苔膜;周围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可见黏膜皱襞向溃疡的纠集。为避免漏诊胃癌,应常规活检。

1.4鉴别诊断: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应注意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等上腹其他脏器的慢性疾病鉴别。

1.4.1胃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十二指肠球部癌较少见。病程呈进行性持续存在,疼痛无节律性,抗酸治疗无缓解,进行性消瘦伴出血。晚期可出现腹部包块、腹水、淋巴结转移,并出现恶病质。X线龛影不规则,其附近胃壁僵硬、胃部蠕动消失。胃镜活检可找到癌细胞。

1.4.2慢性胆囊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其疼痛无典型的规律,疼痛往往向肩背部放射,B超可予鉴别。

1.4.3胃泌素瘤: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以顽固性泛酸为主的上腹痛,常伴腹泻、脂肪泻,内镜及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胃、十二指肠及空肠溃疡。确诊:①B超检查,尤其注射75Se-蛋氨酸(3μCi/kg)后胰腺B超扫描可检出肿瘤;②选择性腹腔动脉、胰血管造影示瘤区血管丰富;③位于上消化道的胃泌素瘤可经胃镜发现并取活检确诊;④手术探查发现肿瘤或术中胰腺B超探查,并穿刺活检。

1.5临床类型

1.5.1Johnson将胃溃疡分为3型:①I型溃疡:位于胃小弯,为胃溃疡好发部位;②Ⅱ型溃疡:常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③Ⅲ型溃疡:系幽门管或幽门前溃疡(幽门前指幽门至胃切迹右侧)。Csendes提出Ⅳ型胃溃疡:即靠近胃食管连接部溃疡,约30%胃溃疡属此型。

1.5.2日本学者将胃镜所见胃良性溃疡分为3期。

①活动期(A期)又分为A1及A2两期。

A1的胃镜表现: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白苔,常有小出血,周围潮红,有炎性水肿。

A2的胃镜表现:溃疡表面覆黄或白苔,无出血,周围炎性水肿减轻。

②治愈期(H期)又分为H1及H2两期。

H1镜下所见:溃疡周围肿胀消失,黏膜呈红色,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镜下所见:溃疡变浅变小,周围黏膜发生皱襞。

③瘢痕期(S期)分为S1期及S2期。

S1期镜下所见:溃疡白苔消失,新生红色黏膜出现(红色瘢痕期)。

S2期镜下所见:红色渐变白色(白色瘢痕期)。

2治疗方法

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饮食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同时服用抗酸类药物。

2.1治疗原则

2.1.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首选治疗为H2-受体拈抗药用药8周,评估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复发和持续性病变,用奥美拉唑,再次评估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2.1.2胃溃疡:不用产生溃疡的药物(如非类固醇抗炎药);首选治疗为H2-受体拮抗药;如考虑恶变,须做活检;对复发和持续性胃溃疡的筛选和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要谨慎。

2.2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药物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或5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西咪替丁400mg口服,每日2次或300mg静脉注射,8h1次;法莫替丁20mg口服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尼扎替丁150mg口服,每日1次或2次。

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1次;兰索拉唑15mg口服,每日上午。

黏膜的保护:硫糖铝1g口服,饭前和睡前。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基红霉素(价高,耐受性好,治疗14d):阿莫西林1g口服,每日2次;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甲基红霉素500mg口服,每日2次。

②甲硝唑、奥美拉唑、甲基红霉素(价高,耐受性好,治疗10d):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2次;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甲基红霉素500mg口服,每日2次。

3治疗结果

3.1好转与治愈标准

治愈标准:症状基本消失、大便隐血阴性。X线钡剂造影检查龛影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已为白色瘢痕期且幽门螺杆菌已转阴者为治愈。

好转标准:症状明显改善,溃疡为愈合期,幽门螺杆菌未治疗或仍阳性者;胃镜检查溃疡缩小或(及)X线钡剂造影检查龛影缩小。

3.2结果:本组42例病例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28例,治愈率为66.6%;好转12例,好转率为28.6%;无效2例,无效率为4.7%。

4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最明显的症状是空腹或夜间时腹痛,而胃溃疡是在饭后2-3小时内,心窝处会疼痛。同时,胃会有勒紧的不适感及胸口闷烧等。溃疡恶化出血时,大便会呈黑色。胃出血时也会吐血,此时的血如同咖啡渣滓的颜色。出血量多时,会导致贫血。

溃疡大多不会演变成癌症,不过,两者初期的症状都很类似。因此须接受精密的检查和诊断。治疗时,大都不须开刀,而是制酸剂的药物治疗。不过,停止服药后很容易复发,所以必须长期服药。

日常的饮食也要注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物质,吃七分饱,维持规律、正常的饮食习惯。溃疡虽然容易治疗,但是出容易复发。除饮食要注意外,烟、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及消除过度的紧张,是基本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贾勇;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陈元成,张海;联合用药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地位[J];天津药学;2002年01期.

[3]陆海英.2946例消化性溃疡胃镜及临床资料分析[J].内科,2010,(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