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校园文化之树,育和谐环境之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种校园文化之树,育和谐环境之果

冀万福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冀万福黑龙江省大庆市萨东四小163314

摘要:在学校建设进程中,校园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好的校园文化,才能营造好的校园氛围,从而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十年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者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建设文化创新

一、摆正位置,加强领导

校园文化建设,是反映学校文化生活形式的总和,涵盖学校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总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提出做到“五纳入、四同步、三到位“。我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整合校园时代文化精华,构建和谐健康文化育人环境,充实校园师生员工生活的内涵,提升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时,我们不仅考虑到“物化”的程度,更考虑到精神层面的熏陶,坚持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和谐美。

二、真抓实干,夯实基础

为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力量,共同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层层动员、统一思考、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让每个教职员工都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同时,我们利用悬挂条幅,出黑板报、校园广播、电子屏、国旗下演讲等方式,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形成人人都知道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面。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教职工以先进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坚持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岗敬业教育、遵规守法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不断提高教职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示范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青年教师的活力推动作用,全校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成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向前发展的正能量。

三、创新载体,打造特色

1.“三段式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学文化,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着愉悦的心态走向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校总结创新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师形成了“导、拨、评”三段式教学法;学生形成了“尝、探、展”、“三段式”学习法。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感受成功的喜悦。

2.“花样跳绳”。学校确立以花样跳绳为特色项目,“花样跳绳”虽是一项普通的体育活动,它却锻炼了学生的手、脚与大脑,能自觉形成组织纪律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在课间、课间操、校园内外,到处都活跃着孩子们跳绳的身影,我们带领学生围绕跳绳深挖“绳”文化,让无形之绳连接老师、家长和学生,形成家校合作,携手育人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了特色项目的内涵和品味。

3.“养成教育”。为了促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我校开展了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教学楼前后的宣传橱窗、教室的宣传栏、走廊墙报、宣传板等载体,构建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引导学生养成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尊师爱校、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

4.“艺术团队”。多年来,我校创建学生艺术团队,成立了声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美术兴趣小组共计12个,参加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5%,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综合素质得到拓展和提升。此外,我们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为师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性、群众性、艺术性、人文性的特点。

5.“和谐人际”。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特别重视和谐健康人际关系的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弘扬人文精神。为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我们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对家庭贫困生、学困生、行为偏常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爱,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相互激励、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四、今后发展思路

一是在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上下功夫。采取多种途径,不断增加投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二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在开展创建“和谐健康五园”上下功夫。三是在打造“绳文化”特色品牌上下功夫,以绳健体、以绳增智、以绳促德,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绳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和吸引力。相信通过凝心聚力,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定会助力学校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学周刊,2012,6。

[2]陈友永《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新课程(小学),2013,11。

[3]刘秀娟《小学德育评价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亚太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