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应用评价

/ 2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应用评价

王丽茹赵晶王雯欣董霞王英慧通信作者

黑龙江省医院血液肿瘤科哈尔滨150036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未成熟血小板分数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thrombocytopenia,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有可能导致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终止化疗,由此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1]。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简便的监测指标能够提前预判血小板的变化趋势,反应骨髓增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platelet,RP)是新近从骨髓中释放的血小板,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RP通常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操作较复杂、成本较普通血细胞计数仪高而未用于常规检测[2-4]。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mmatureplateletfraction,IPF)是RP的反映,能够显示骨髓的血小板生成状态。我们相信IPF能够早期反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能够提前判断外周血血小板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10月住院的恶性肿瘤并发CIT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60岁,肿瘤种类包括:乳腺癌5例,肝癌1例,食管癌1例,卵巢癌2例,胃癌3例,肺癌4例,直肠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

1.2仪器与试剂SYSMEXXE-50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厂家提供配套的质控品和校准品(日本Sysmex公司)。

1.3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第3、7、10、14、17、21天2ml空腹静脉血,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中,4h以内完成检测IPF及血小板计数(PLT)。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用±s表示,采用非配对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CIT是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CIT的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造成血小板生成减少。CIT最常见于接受高强度化疗患者,其中实体瘤患者通常在反复化疗后出现累积毒性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与大剂量化疗及反复化疗明显相关,但通常在化疗后3-14天出现。有研究数据表明,实体瘤中肠癌的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达61.7%,其次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为50.5%,卵巢癌为45.6%,乳腺癌为37.6%。可见,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加以重视[1]。因为化疗药物对巨核细胞产生破坏及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巨核细胞产生和释放血小板的功能,因此化疗结束早期成熟血小板影响不明显,血小板数目往往在化疗数日后才出现下降。若能提前意识到CIT的发生,可以做到提前应对。另外,若能提前判断骨髓抑制期已过,可以做到指导治疗的调整,做到“心中有数”。骨髓象分析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临床动态监测骨髓显然不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简便的监测指标能够提前预判血小板的变化趋势,反应骨髓增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RP于1969年由Ingram和Coopersmith首次发现,是在外周血循环中出现的一种比成熟血小板体积更大、结构更加致密、含有更多的活性颗粒、可以被亚甲蓝染色的有残余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粗面内质网成分的不成熟的血小板,是巨核细胞生成成熟血小板过程中的一个幼稚阶段,能较敏感地反映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能力,应用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和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预测[5-6]。并且RP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也有报道,检测RP对于监测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骨髓增生情况有一定临床价值[2-5]。但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因其操作复杂,缺乏质控,重复性差,价格贵等原因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胞质的荧光染料,与未成熟PLT中的RNA结合,染色后的细胞通过半导激光束,形成前向散射光和荧光强度,散点图上形成了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PLT和IPF4个不同的区域。在获得血常规结果的同时可以得到IPF参数。网织血小板所占总血小板的比率即为网织血小板比率(IPF)。IPF体现了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状态。了解外周血IPF的变化将有助于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还可以及早了解血小板的变化趋势[7-9]。IPF检测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广受关注和重视[2]。本研究表明,IPF在化疗后的第3天出现显著降低,而到化疗后的第6天,PLT才出现显著降低,比IPF要晚3天。另外,IPF在化疗后的第10天即开始明显回升,而PLT在化疗后14出现显著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晚于IPF4天。由此可见,IPF可作为评价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开始恢复的一项十分敏感的早期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1):876-879.

[2]江虹,吕瑞雪,曾婷婷,等.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比率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2):184-186.

[3]孙晓洁,刘进,桂霞,等.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6):918-922.

[4]田英,庞洁,王一雯.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250-251.

[5]WANGC,SMITHBR,AUILKA,etal.Reticulatedplateletpredictplateletcountrecoveryfollowingchemotherapy[J].Transfusion,2002,42:368-374.

[6]李力,肖扬,庞妍,等.网织血小板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病因鉴别的价值探讨.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524-529.

[7]OSEI-BIMPONGA.Theeffectofstorageontheclinicalutilityoftheimmatureplateletfraction[J].Hematology,2009,14(2):118-121.

[8]JungH,JeonHK,KimHJ,etal.Immatureplateletfraction:establishmentofareferenceintervalanddiagnosticmeasureforthrombocytopenia[J].KoreanJLabMed,2010,30(5):451-459.

[9]AlbanyanA,MurphyMF,WilcockM,etal.Changesintheimmatureplateletfractionwithinageingplateletconcentrates[J].JThrombHaemost,2008,6(12):2213-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