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观察

孙庆

孙庆(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制剂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治疗急性电光性眼炎的疗效。方法105例急性电光性眼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应用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滴眼;均疼痛时滴眼,一次2滴,连用3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天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是治疗急性电光性眼炎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普鲁卡因羧甲基纤维素钠电光性眼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67-01

电光性眼炎又称紫外线角膜结膜炎,指眼部受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角膜和结膜浅层炎性反应,多发生在电焊或气焊时。轻症者仅有双眼异物感及轻度不适,重症者眼部有烧灼感或剧痛,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等症状。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是我院用于治疗电光性眼炎的自制制剂。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进行了临床实验,该药与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相比,具有缓解疼痛显效快、价格低廉等特点。现总结如下。

1处方及制备

取盐酸普鲁卡因10.0g、盐酸麻黄碱10.0g、氯化钠4.5g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混匀。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无菌分装即得。

2临床观察

2.1药物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医院制剂中心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美国爱力根公司)。均疼痛时滴眼,一次2滴,连续用药3日。

2.2研究对象及分组

2.2.1研究对象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负责起草的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1],诊断为电光性眼炎的患者,排除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共105例患者。

2.2.2分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方盐酸普鲁卡因组(治疗组)66例,平均年龄36.50±4.32岁,男51例,女15例;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组(对照组)39例,平均年龄35.85±3.92岁,男32例,女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方法及指标治疗3日后了解患者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及眼睑痉挛缓解时间;治疗5日后检查外眼,重点检查角膜,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病变痊愈情况,以角膜上皮完全愈合,角膜荧光素染色完全阴性为治愈标准。

2.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结果

2.5.1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异物感缓解天数,畏光、流泪缓解天数和眼睑痉挛缓解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疗效观察

观察项目治疗组对照组P值

异物感缓解天数1.32±0.531.36±0.54>0.05

畏光、流泪缓解天数1.21±0.451.31±0.57>0.05

疼痛缓解天数1.24±0.471.49±0.60<0.05

眼睑痉挛缓解天数1.27±0.491.33±0.53>0.05

2.5.2治愈率治疗组治愈59例(治愈率89.39%),对照组治愈33例(治愈率84.62%),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紫外线通过作用于角膜上皮细胞的水分子,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改变细胞膜、线粒体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胞脱落,释放大量炎症刺激因子,对角膜上皮细胞层下神经丛产生强烈刺激,引起剧痛。

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稀释角膜表面炎症因子,润滑角膜,从而缓解电光性眼炎的眼部不适症状[2]。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中盐酸普鲁卡因能暂时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产生一定的神经肌肉阻断,缓解眼睑痉挛,在组织中被解离后释放出游离碱而发挥镇痛作用;盐酸麻黄碱通过促使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收缩,减轻充血水肿。通过对照研究,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复方盐酸普鲁卡因滴眼液能缩短疼痛缓解的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6。

[2]张若英.潇莱威治疗电光性眼炎50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0):65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