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体会

何立华

何立华(沈阳药科大学医疗器械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中药商品学》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出发点,研究中药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是国内各医药类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体会、完善了授课内容,针对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中药商品学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R9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70-01

《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它从商品学的角度研究临床使用的基本中药,阐述中药在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保证中药商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药品被称作特殊商品,在其发挥预防、治疗、保健等作用的同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用药不当可能导致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中药可以称为特殊商品中的特殊品类。中药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成药的品种基本在中国药典收载范围之内,而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情况却有些特殊:流通品种繁多,虽然药典收载品种在不断增加,却无力完全覆盖流通品种,这就是客观事实。因此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也是任重道远。

现就几年来我校开设《中药商品学》的相关情况及教学感受总结如下:

1.课程设置

我们学院药学系自2003年召收高职学生以来,中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均开设了《中药商品学》课程,前两个专业学时为120学时,理论课80学时,实验40学时;后者6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20学时。

2.所使用的教材情况

从2003年招收高职学生以来,我们曾先后使用过多本教材,常用教材有《药材商品鉴定技术》(刘晓春主编)、《中药鉴定技术》(杨嘉玲、李炳生主编)、《实用中药鉴定学》(黄达芳主编)。这些教材从收载品种的角度来看,少的只收载96种,多的也不过387种;从具体品种下所列的项目来看,有的品种只有来源、性状鉴别、功效、成分,多的涉及到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化学成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或浸出物测定、检查、应用(传统功效及现代应用)、附注等。

3.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作为《中药商品学》专业基础课,在此基础上开设《中药商品学》这门课程,平行的课程设置有《中药栽培学》。这样,使《中药商品学》这门课程达到理论、实验、实习、实训等各种教学环节综合运用,形成体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安排内容包括:中药商品学的含义与任务、中药发展简史、资源与产地、分类及命名、采收和加工、中药的鉴定;分论部分在以入药部分不同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科属亲缘关系形成大不等的模块,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相互关系,鉴别不同之处。从产地的角度来看,精研东北品种,掌握各地地道药材,联系实际,熟悉地区习用品。在教学方式上:在课堂上尽量展示便于携带的中药实物样品,便于与幻灯片中的中药图片、教材的相关内容描述相比照,加深印象。在实验课中,实行双向实验,即把讲过的品种和下次课将要讲授的品种都放在一次实验课中进行,每次实验如此,用理论指导实践,从感性上升到理论,大大提升学生掌握的程度。实验环节的最后阶段,安排实验室开放,所有教学涉及到的品种对学生开放,作为总复习,在此基础上,举办中药材鉴别竞赛。进入实习阶段,把实习学生安排到具体医药公司、连锁药店等,与中药相关各个环节都安排学生实习,逐步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实训环节安排在我们学院的各个实训室,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习动手能力。

4.教学感受

⑴教材品种问题:一方面是教材收载品种的数量问题。相关教材所收载的品种一般在400种以内,而最新的2010版药典收载的品种是616种,而各地又存在用药习惯不同的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相关教材应该相应增加品种。另一方面,一些药材品种的规格等级问题。如今市场流通过程中,药材大多以统货应市,只有76个中药材有具体的规格等级,虽然品种不多,但却是常用品种或是重点品种,因此应该将这些品种纳入到所编的教材当中。

⑵教材编写问题:除上面所说品种数量问题,在具体品种的性状描写项目中,应结合市场实际,充分考虑一些品种野生、栽培或养殖并存的情况,或者由野生变为栽培或养殖的情况,因为生存坏境不同,生存状态的改变,相应地引起药材性状上发生变化,因此笔者建议,应该结合实验情况,适当改变以前编写教材一切品种以药典描述为准的硬性规定。

⑶教材补充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药材品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除统编教材外,各地根据各地的用药习惯、市场流通情况,编写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

⑷作为高职高专类中药相关专业来说,学时的安排上还应该有所增加,应该打破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加实验的环节的明显界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刘晓春.药材商品鉴定技术[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2]杨嘉玲,李炳生.中药鉴定技术[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

[3]黄达芳.实用中药鉴定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